加强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桥梁养护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列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现状制约病害对策
桥梁是农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公路行车的安全和畅通。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公路运输对桥梁的通过能力和承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公路桥梁负荷日趋加重,随之桥梁病害发展加剧。为此,我们应结合农村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既要重视对不适应的桥梁进行加固或改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又要加强对桥梁的日常养护,使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成为目前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的现实需要。
1 ***农村公路桥梁现状
***辖7县1区,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截止2011年9月底,全市共有农村公路1423条10300公里,分布其中的各类桥梁有389座12255延米。桥梁按长度和跨径分:大桥10座,%,中桥82座,占21%,小桥297座,%;按结构分:石(砼)拱桥284座,占73%,梁板桥105座,占27%;按技术状况分:一类桥梁143座,%,二类桥梁88座,%,三类桥梁70座,占18%,四类桥梁39座,占10%,五类桥梁49座,%。
全市境内一个干支相连、路桥配套的公路网络基本构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搭建了坚固的基础平台。
2 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制约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建不重养”、“养路不养桥”的现象。一些县区政府和交通公路养管单位对桥梁后期的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桥梁建好了就不用再详加养管,抱着不出现大问题就安全无事的侥幸心理,任其自然发展。监管检测措施缺失,失养失管现象严重。
。虽然各县区交通公路养管部门建立有桥梁工程师制度,但是在人员的职责、培训、管理、经费、保障措施上操作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奖惩激励机制缺失,导致责任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专职负责桥梁养护的技术人员,往往一身兼数职,无暇顾及,疏于管理,流于形式。
。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质改革的新背景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总体有所好转。但是对于桥梁的养护资金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中没有单列明细项目,在“养路不养桥”的思想指导下,导致本不是十分充足的养护经费,被公路路面养护挤占挪用,桥梁养护经费往往所剩无几,甚至落空。经费的制约,造成桥梁养护管理失去了基本保障。
。目前,日益增多的大吨位车辆和超限超载问题,对本身承载能力有限的农村公路已造成了严重的损坏,而对其承载能力有严格限制的农村公路桥梁,更是造成致命危害,“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十分严重。
。各县区农村公路养管单位,对桥梁的检查频率普遍不够,手段简易,技术落后,也是导致桥梁失养失管的制约因素之一。对桥梁现状了解不及时,病害不明白,对病害状况、成因、发展过程不清楚,也就谈不上进行及时修补加固。
。在桥梁普查中发现有的偏僻村道中的桥梁刚建成不久就成危桥,公路部门却不知道是哪个部门修建的,桥梁归属不明导致桥梁失养严重。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对
加强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