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和行政风险防范
——基于执法规范化与行政风险的初步探讨
胡国强
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
引子——
某市法制办案卷评查的通报
2013年9月,浙江某市法制办会同市法院对全市126件行政执法案卷开展了评查,其中劳动保障监察执法17件。评查后,市法制办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某市参评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案件没有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项、目,把项错写为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处罚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但没有调整的理由和依据;某县参评的执法案件没有证明被处罚主体身份或资格的相应证据,从而无法认定被处罚主体的资格;对授权委托书的审核不够仔细;对证据的取得记录不详细,没有写明由何人于何时取得……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
引子——
某检察院发检察建议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2013年2—3月,山东某检察院开展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专项监督活动。通过调阅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卷宗,走访有关企业和劳动者,发现该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行为不规范、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依法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检察建议》,以推进劳动监察执法的规范化。
执法规范与执法风险
引子——
云南躲猫猫事件
2009年1月28日,云南24岁青年李乔明(也有媒体写作李荞明)因涉嫌盗伐林木,被晋宁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12日,李乔明死亡。2月20日晋宁县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称李与狱友在天井玩“躲猫猫”游戏时发生争执,李头部与墙壁和门框夹角碰撞,最终受伤,是游戏中的意外事件。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表示,没有发现公安机关存在严重失职渎职现象。
2月17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布调查结论:2月8日17时,张某、普某等人以玩游戏为名,用布条将李眼睛蒙上殴打,致使其撞墙倒地昏迷,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随后,相关责任人先后被追究责任。
执法规范与执法风险
启示——
,显然不能简单归咎于劳动监察,但监察执法一度成为舆论焦点,有关人员被问责,说明执法风险客观存在;
“小马拉大车”、社会会“知名度”不高,监察员是执法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但执法不规范问题客观存在,必须积极应对。
,是预防执法风险、有效保护监察员的重要手段。
一、执法规范
规范执法的有关依据、原则和要求
1.《行政处罚法》:包括追究的时效、执法的程序、处罚的原则、授权委托等,要求执法规范化。
2.《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包括复议的时效和程序、实体复议和程序复议、合法性和合理性审理等,也是规范执法的原则和要求。
一、执法规范
规范执法的有关依据、原则和要求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如监察职责、监察具体事项、案件管辖、亮证执法和调查期限等程序性规定,这是规范执法的直接依据。
4.《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如案件受理与立案、案件处理程序、执法文书载明事项、告知、陈述申辩和听证等,这是规范执法的具体要求。
一、执法规范
规范执法的有关依据、原则和要求
5.《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诚实守信等基本要求;以及规范执法行为的具体要求,如告知、陈述和申辩、听证、自由裁量、案卷评查、执法主体资格、执法责任制等。
:如《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方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
一、执法规范
各地规范执法的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
,原劳动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文书格式的通知》,专门就执法文书做了规范;
,人力社保部提出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机构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执法规范化”的“三化”建设,各地也纷纷提出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目标;
3. 2005年,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员执法行为规范》,河南等省也出台了类似规范;
,四川省出台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标准》。湖北省也有类似规定。
执法规范与执法风险 (胡国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