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跃华学校高二化学导学案主编人:王燕青时间:2010年9月6日
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一课时电解的原理编号:4
【学习目标】
1、掌握电解原理和本质。
2、掌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习重点】
电解的原理,电极方程式及电解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及如何复原。
【预习完成】
【复习回顾】
1.
氧化剂(具有性) —电子—被—发生反应—产物。
还原剂(具有性) —电子—被—发生反应—产物。
金属活泼性( ),失电子能力( ),所以金属原子的还原性( )
对应阳离子:
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Ag+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 ),得电子能力( )
【课上完成】
【阅读课本P11“交流研讨”及P12内容】
熔融氯化钠
石墨电极
铁电极
一、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
【思考】
(1) 书写NaCl的电离方程式熔融氯化钠中有哪些离子?
(2)通电后,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
(3)当离子定向运动到电极表面上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石墨电极铁电极
请试着写出电解熔融NaCl的化学方程式
。
[注]:电解质在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变化。)
【归纳总结】
1、电解概念: __________。
2、电解池:把能转变为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思考]:根据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装置,分析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
3、电解池的两极——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决定的。
阴极:与电源极相连的电极。(发生反应)
阳极:与电源极相连的电极。(发生反应)
4、电子的流动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分析]电解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_____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_____极,在阴极区氧化性强的微粒先得电子,被_________;同时,电子又从电解池的________极流出,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即在阳极区还原性强的微粒(包括极板)先
_______电子被_______【规律总结】阴阳极判断方法
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判断阴极的方法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得到电子的电极,
阳离子移到的电极。
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判断阳极的方法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失去电子的电极,
阴离子移到的电极。
CuCl2溶液
二、氯化铜溶液的导电实验
⑴通电前,CuCl2溶液里主要存在哪些离子?来源是什么?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Cu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l-,H2O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生成H+和OH-;其电离方程式分别为
⑵通电后,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
⑶当离子定向运动到电极表面上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⑷此过程能量如何转化?
[分析]通电前,Cu2+和Cl-;H+和OH-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和OH-移向阳极,由于还原性Cl->OH-,故Cl-将先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
电解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