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石灰吟教学设计鄂教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石灰吟》教学设计
武东小学容玮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奉献自己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不同同流合污,甘为民众利益牺牲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释题:吟:吟诵,赞美。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等。《石灰吟》题目的意思是——吟诵,赞美石灰。
4、质疑:作者要赞美石灰的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正字音,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吟、凿、焚”的读音。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这首古诗讲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指名答
6、石灰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cai《石灰的自述》
7、石灰的是怎样的?cai步骤
和于谦诗句中哪些诗句是对应的?cai步骤对应诗句
8、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集体交流。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三、再读古诗,想意境,悟诗情。
1、讨论交流:默读这首诗,想一想:石灰在形成过程中,遭受了怎样的磨难?你从哪些词感受到?
抓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从“千锤万凿”你想到怎样的情景?指名读、齐读第1句,读出千万次捶打的艰难困苦。
从“烈火焚烧”你想到怎样的情景?指名读、齐读第2句,读出炙热的烈火,读出令人窒息的焚烧。
从“粉骨碎身”你想到怎样的情景?指名读、齐读第3句,读出深重的磨难,牺牲了生命

2、面对这些磨难,石灰怕吗?它是怎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词感受到?写出怎样的品质?
从“若等闲”分析从容自若不畏艰险
指名读第2句,读出从容自若,读出不畏艰险
齐读
从“全不怕”分析不怕磨难、无所畏惧
指名读第3句,读出不怕磨难

石灰吟教学设计鄂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