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了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
金蝉习性及价值前景
金蝉,俗称“知了”、“几了”,从出土到蝉蜕期间的蝉蛹被自然数为“爬蚱”、“爬树猴”、“知了龟”、“知了猴”等,属同翅目,蝉科。
蝉的载5-----6年完成一代或12------13年完成一代的情况,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yu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越冬卵次年中旬开始孵化,六月下旬结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占80%左右,夜间孵化的较少,约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的影响较大,在低温高于 10摄氏度到15摄氏度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活动,吸食汁液。
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潜入土中,在寄生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动性较小,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内壁光滑湿润,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五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候。
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秆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条上,蜕皮羽化为成虫。 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即成虫的产卵期可以持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成虫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例基本保持1:1比例。成虫常栖息在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多为单行,也有多行的,呈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每一卵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多粒,最多达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虫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分。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期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对树木造成危害。蚱蝉喜欢木质松软、汁液较多的树种,如山楂、桃树、苹果、榆树等。
金蝉出生在树梢上,生活在土壤里,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生长。它集天地之精华,餐风饮露数载而成。刚出土的蝉蛹营养价值最高,含蛋白质 % 、脂肪 % 、全钾 % 、全磷 % 、钙 、锌 ,远优于牛、羊、猪、鸡、鸭、鹅、鱼肉,是一种难得的纯天然绿色美味食品。
蚱蝉除具备食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药用功能。蚱蝉idu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为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ng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心凉解表中药。鲜嫩的蚱蝉若虫和成虫,特别是若虫不仅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众所周知,金蝉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生昆虫(人工养殖的金蝉只是把前期的孵化时间缩短,整个生长过程仍然是完全野生的,其营养成分和野生的金蝉无任何不同)不受饲料添加剂、农药、激素的影响,且高蛋白、低脂肪,许多消费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争相抢购,价格年年看涨,大小饭店、宾馆、冷藏食品厂均会上门抢购货源,市场前景极其广阔,适时发展将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2005年秋至2006年春,生猪市场持低迷,养猪户损失惨重,养禽业遭遇禽流感,更让养鸡户心有余悸,一向被视为最保险的传统饲养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投资风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严峻的形势,很多饲养户都茫然无措。2007年乃至今后几年,养什么才能赚钱呢?
2 金蝉养殖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家指出,今后几年,一种新兴的产业——食用昆虫养殖业将成为农民朋友增收的热门项目。而金蝉养殖将是昆虫养殖中首选的黄金产业。理由如下:
一、营养高,市场俏
金蝉,又名蚱蝉、知了猴等,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野生昆虫,在我省和山东等地分布,食用历史悠久。据中国食品营养学院理化实验分析,%,,,,鸡肉的3倍,鸡蛋的6倍,是难得的天然绿色高级营养品。
另外,金蝉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据《中载:金蝉有益精壮阳、止
知了养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