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砖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
(1)砌砖基础的技术要求
砖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垫层施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然后清扫垫层表面,将浮土及垃圾清扫干净。砌基础时可依皮数杆先砌几皮转角及交接处部分的砖,然后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若砖基础不在同一深度,则应先由底往上砌筑。在砖基础高低台阶接头处,下台面台阶要砌一定长度(一般不小于500mm)实砌体,砌到上面后和上面的砖一起退台。
基础墙的防潮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其厚度一般为20mm。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物,不用油毡做基础墙的水平防潮层。
(2)砖墙的技术要求
全墙砌砖应平行砌起,砖层必须水平,砖层正确位置除用皮数杆控制外,每楼层砌完后必须校对一次水平、轴线和标高,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其偏差值应在基础或楼板顶面调整。
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一般为l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砂浆饱满度用百格网检查。竖向灰缝宜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除转角处外,也可以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设置1φ6的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搓。
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半砖和破损的砖,应分散使用于墙心或受力较小部位。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中留设脚手眼:①空斗墙、半砖墙和砖柱;②砖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③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④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⑤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的范围内。
施工时需在砖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的建筑物,临时洞口的留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决定。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在梁或梁垫的下面,应用丁砖砌筑;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φ6钢筋(一砖墙),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该层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雨天施工时,。
(3)砌空心砖墙的技术要求
空心砖墙砌筑前应试摆,在不够整砖处,如无半砖规格,可用普通黏土砖补砌。承重空心砖的孔洞应呈垂直方向砌筑,且长圆孔应顺墙方向。非承重空心砖的孔洞应呈水平方向砌筑。非承重空心砖墙,其底部应至少砌三皮实心砖,在门口两侧一砖长范围内,也应用实心砖砌筑。半砖厚的空心砖隔墙,如墙较高,应在墙的水平灰缝中加设2φ8钢筋或每隔一定高度砌几皮实心砖带。
(4)砌砖过梁的技术要求
,。砌筑时,在过梁底部支设模板,模板中部应有1%的起拱,过梁底部的模板在灰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50%以上时,方可拆除。砌筑时,应从两边往中间砌筑。
钢筋砖过梁其底部配置3φ6~8钢筋,两端伸人墙内不应少于240mm,并有90°弯钩埋入墙的竖缝内。在过梁的作用范围内(不少于六皮砖高度或过梁跨度的1/4高度范围内),。砌筑前先在模板上铺设30mm厚l∶3水泥砂浆层,将钢筋置于砂浆层中,均匀摆开,接着逐层平砌砖层,最下一皮应丁砌。
(5)砌砖工程的施工方法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四种砌砖法和挤浆法最常用。
“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这种砌砖方法的优点是:随砌随铺,随即挤揉,灰缝容易饱满,粘结力好,同时在挤砌时随手刮去挤出墙面的砂浆,使墙面保持整洁。所以,砌筑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砖法。
挤浆法: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这种砌砖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连续挤砌几
砌砖工程的技术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