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钻探史
1897年英国、意大利和1919年美国等先后运来钻机,在河南、河北和云南等地打钻。
1919年华北龙烟公司曾自制钻机,并用铁砂钻进。
1931-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华北及南方大量地使用钻探工程,最多时开动钻机上百台,并使用了手镶天然金刚石钻头。
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初开始形成了第一代中国机械岩心钻探工人。
旧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是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下设地质科(1913年改为地质调查所)后才开始的。
民国时期,先后在十余个省进行过煤、铁、磷、铜、锡等矿种的钻探施工。
抗日战争胜利后,前政府资源委员会在谢家荣先生的领导下,独立使用钻探工程找矿,开始进行八公山煤田隐伏矿体的钻探。1947年向美国长年公司定购了金刚石钻机9台,到货后立即投入了钻探施工。1948年测勘处有7个钻探队,开动16台套钻探设备,完成4877m钻探工作量。
中国近代钻探史
20世纪初到1949年,全国累计完成钻探进尺约17万m。国民党政府留下了14台自美国进口和日本遗留的钻机,加上各矿山、各部门的各类钻机,共有约100多台。
1949年9月地质部门在北京门头沟耿王坟煤田工地树起了解放后第一台钻塔(图)。
中国近代钻探史
1952年地质部组建了白云鄂博、铜官山、大冶、庞家堡、白银厂、渭北等6个大型综合勘探队,从苏联进口100台套KA-2M-300、KAM-500型手把式钻机及相应设备,年底开动54台钻机。煤炭、冶金、水电、铁道等部门也陆续开始了钻探工程工作。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仅6个勘探队就开动了100多台钻机,钻探工程步入了大发展阶段。
70年代每年开动2000-3000台钻机,历史上1978年开动机械岩心钻机最多达2959台,完成钻探工作量544万m。
中国近代钻探史
6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开发、推广金刚石钻探:1960-1963年研制成功冷压浸渍法制造金刚石钻头;1966年在河南省舞阳第九地质队开动了解放后中国第一台金刚石钻机;1970年确定了发展人造金刚石钻头;1971年在郑州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金刚石钻头车间;70年代中期又研制成功金刚石钻头热压法、低温电镀法和无压浸渍法;1975年开始试验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采用金刚石钻探完成的工作量占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的70%以上
中国近代钻探史
金刚石钻探技术带动了钻探工程的全面变革,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探矿队伍不仅从事地质找矿工作,还进入了工程建设等领域,从事工程勘察和各类工程施工(建筑、路桥、市政、水利、水电、机场、码头、地铁等)以及环保与地质灾害防治等。
中国近代钻探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勘探过168个矿种中有154个矿种动用钻探、坑探工程,在探明众多矿产地中地质部门投入实物工量:机械岩心钻探超过1亿m,坑探470万m,浅井720万m,。同时还完成了大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探工作量。山东胶东金矿储量与产量居全国之首,1958-1997年投入钻探工作量逾90万m;长江三峡选址1955-1980年共投入钻探工作量逾13万m。地质部门探矿工程队伍多年保持在10万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逾7500人。
中国近代钻探史
50年来,探矿工程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而壮大成长,全国十几个部门都建有探矿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标准、规程,创办了多所院校探矿工程专业和探矿科研机构、60多个探矿机械仪器厂、专业技术刊物、学术团体等。我国探矿工程技术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近代钻探史
发展了多种新的工艺方法,告别了传统落后的铁砂、钢粒钻进,实现了以绳索取心为主体的金刚石钻探技术体系,同时形成了冲击回传钻探、定向钻探、空气和水力反循环钻探等多工艺技术,以坑探综合机械化和“新奥法”为主体的掘进技术体系,使我国探矿工程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中国近代钻探史
发展了多种新材料,特别是高强度人造金刚石和超硬镶嵌体及其钻头、高质量的硬质合金钎头系列、高强度管材系列、井管和滤水管、坑道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新型爆破材料、各类泥浆材料和处理剂等。
中国近代钻探史
中国近代钻探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