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课件-交换.ppt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8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现代通信技术
第三章程控交换技术
2005年3月
1
目录
概述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程控交换机的构成
呼叫接续过程分析与控制原理
2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
1、什么是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是一种使许多用户在需要时能及时进行通话的设备。
它的功能是建立连接用户与用户之间或与另一交换系统之间的电话电路。
2、电话交换机的发展历程
⑴人工电话交换机:
由电话发明人贝尔和格雷在发明电话的同时设计出来的,1878年正式投入使用。
3
人工电话交换机由接线员完成电路接续;效率低、速度慢、规模小,而且劳动强度大,越来越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通话需要。
⑵自动电话交换机(又称机电式电话交换机):
利用电磁机械动作来完成接线的。
①步进制电话交换机:
1891年由美国的阿尔蒙·B·斯特罗发明,可连通99个用户。
步进制交换机是靠用户的拨号脉冲控制交换机中的选择器完成电路接续。这种滑动接点的接续方法,存在元件磨损大、寿命低、速度慢、有杂
4
杂音等缺点。
②纵横制电话交换机:
1919年,瑞典的电话工程师帕尔姆格伦和贝塔兰德发明了一种自动接线器,叫做“纵横制接线器”,并申请了专利。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拥有3500个用户。
③两种方式比较:
A、纵横制比步进制动作噪声小,维修工作量也小,工作寿命也较长;
B、控制方式也不同。
5
步进制采用“直接控制式”,而纵横制采用先进的“间接控制制”
⑶电子电话交换机:
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电子交换时代。
①使用晶体管电子元件代替电磁继电器,用干簧接线器代替纵横接线器。
工作速度较高,能与电子元件的控制电路配合工作。
②自动电话交换由“机电”方式向“程控”方式演变。
6
1965年5月,美国贝尔系统的1号电子交换机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开通使用的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但这还不是时分数字式的,而式“空分”和模拟的;
1970年,法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交换机,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进入80年代,程控数字交换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3、程控交换机:
程控交换机是由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交换
7
机,它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用预先编好的程序来控制电话的接续工作。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存储程序控制,是一种软件控制方式。只有硬件和软件配合起来才能实现交换功能。
由于程控交换机中的计算机主要用来完成对交换系统中有关信息的分析、判断及逻辑运算的,因此又称为信息处理机,简称处理机。
8
程控交换机的特点:
⑴灵活性强,适应性强。
⑵能方便地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服务功能和新业务。
⑶易于实现维护自动化和集中化。
⑷便于采用公共信道信令。
⑸便于向综合业务数字网方向发展。
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⑺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高。
9
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交换技术发展经历了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从机电交换机到电子交换机,从模拟交换到数字程控交换的几个历程,交换机的服务性能和业务性能得到了就巨大的提高,也基本上满足了目前大多数业务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业务需求的不断推动下,通信技术也需要不断发展。数据业务和宽带业务是时代发展的主流。
尽管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10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课件-交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415 KB
  • 时间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