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学生姓名年级九任课老师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互余和互补
教学过程: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梳理】
1、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互余、互补的概念
2、线段、角的大小的比较
3、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例题精讲】
例题1. 如图,AB∥CD,AE交CD于点C,DE⊥AE,垂足为E,∠A=37º,求∠D的度数.
例题2. 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L1∥L2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
例题3.(1)数轴上有两点A、B分别表示实数a、b,则线段AB的长度是( )
-b +b C.│a-b│ D.│a+b│
(2)已知线段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CA=3AB,则线段CA与线段CB之比为( )
:4 :3 :5 :2
例题4. 如图, 已知直线AB∥CD, ∠C=115°,∠A=25°,则( )
A. B. C . D .
例题5. 如图,DE+AB=AD,∠1=∠E,
求证:(1)∠2=∠B;
(2)若∠E+∠1+∠2+∠B=180°,则DE∥AB.
【当堂检测】
,已知a∥b,∠1=50°,则∠2=______度.
第5题图
第4题图
第1题图
∠α与∠β互余,且∠α=40°,则∠β的补角为______度.
,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度.
,点A、B、C在直线L上,则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
,已知,∠1=130o,∠2=30o,则∠C= .
,则.
,已知a∥b,∠1=70°,∠2=40°,则∠3= __________.
C
D
B
A
E
F
1
2
A
B
D
C
1
2
3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7题图
,,于交于,已知
A
B
G
C
D
M
H
F
1
2
3
第9题图
,则( )
° ° ° °
,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
相交于点G、H,已知∠1=∠2=60°,GM平分∠HGB交直
∠3=( )
° ° ° °
,已知AB⊥BC,DC⊥BC,BE∥CF,求证:∠1=∠2.
第10题图
三角形基础知识
【知识梳理】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4、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及性质
【例题精讲】
,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1=∠2,∠3=∠4,∠BAC=63°.求∠DAC的度数.
例2. 如图,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0°,∠ACB=50°,
求∠EDC和∠BDC的度数.
、4cm、6cm、8cm长的四根木棒,任意选取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个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