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镇江金山学校小学部.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小学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四个部分,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出发点,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通过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培养作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制定此方案。
二、课程实施的起点。
我校教师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80%以上为大专学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较强。学校现有约600名学生,三分之一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之间水平参差不齐。从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来看,曾经过了一段很好的实施期,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实施水平不高。基于此种状况,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必须经过一个优化组合,整体规划,稳步推进,实施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思路是:小起点、易操作、见成效。
三、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及学校传统特色。
金山实验学校滨临长江、处润场大桥入口处。学校周围有三山美景,现代化的港口、现代农业观光园、集团加零散相结合的捕捞业,浩荡的芦苇滩、滚滚的长江水、颇具规模的新农村建设等,给同学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校2008年确定以“长江文化”为学校特色,围绕此特色建设,开展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性的探索。学校少先队的“农村娃描绘新农村”、“我是小小农业师”、“环保小卫士”等活动在润州区已小有名气。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家在长江边”为题,以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维,以“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域,以此三维和四大领域架构起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具体内容规划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家在长江边”为题,每个年级主要研究长江的一个方面,一年两个学期,分为两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可分为5个课题,这5个课题,要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内容,每学期活动涉及到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四大领域,要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服务社会、参与实践、体验感悟。
总题
年级
主题
目标
课题
家在长江边
三、自然长江
山高水长
总体了解长江的源头,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初步了解长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变迁,培养爱国之情。
胜景佳迹
了解镇江“三山”名胜古迹,能向游客作简单介绍,进一步增强爱乡之情。
四、绿色长江
生态治理
了解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污染,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长江生态治理的举措。
资源保护
知道目前长江资源的开发,面临的问题,知道有关保护的措施,能提出有关新的方案。
五、人文长江
民俗风情
通过走访新农村,体验新农村的建设,了解江边人家的民俗风情。
艺文神韵
了解“三山”碑文崖刻,历史典故,会背、会颂一些,学会仿写一些,培养文学素养。
六、

镇江金山学校小学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hongz3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1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