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及气体收集方式的总结
:气体收集方式五个收集气体的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管
篇一:初三化学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收集总结
一、气体制取装置
1. 气体发生装置
? 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
? 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 加热应用外焰加热。
?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加热结束时,酒精灯的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
?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1/3处。
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
?
?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
便。
?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 装置(c)
?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这
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 长颈漏斗逸出。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直管。(a)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b)(c)(d)装置使用双孔橡皮塞。? 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 ? ?
2. 气体收集装置
?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注意事项:
?
?
? 在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之前,导气管管口不应伸入到集气瓶口。
? 如果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气体收集满。
? 如果需要较干燥的气体,请不要使用排水法。
? 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水下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上,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 收集完毕后,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口应该朝上;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
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口应该朝下。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 暂存气体时,只需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盖上毛玻璃片就可以了。
?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 暂存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并将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 导气管属于发生装置。把导气管画在收集装置中,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
?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 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 验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 注意事项: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气体及气体收集方式的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