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古典诗词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考向解读】
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词为主,名家非名篇作品和非名家的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近几年虽未涉及曲的考查,但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从题材上看,写景诗、咏物诗、羁旅诗、送别诗等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从涉及的考点看,近几年都直接考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形象和语言的考查往往融合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题中,较少直接设题考查。
【命题热点突破一】评价诗歌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方法技巧】提炼情感主旨“3步走”
第一步,抓住诗题,确定诗歌题材,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第二步,借助描写的景物和典型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第三步,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主旨。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命题热点突破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意象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其设题点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方法技巧】评价观点态度“3步走”
第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提炼观点一定要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
第二步,结合词句进行细致分析,找到原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来阐述理由和原因。
第三步,分析评价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具体剖析。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命题热点突破三】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主要从以下4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6分)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方法技巧】
(一)设问方式
(词)塑造了 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二)技巧点拨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步骤一: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如何塑造形象的(分点说明、概括)。
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变式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浣溪沙•洞庭
2016年高考古典诗词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