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
诸葛亮:“为将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门、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案例1]
一国企换十二任厂长没救一农民交抵押金担纲盈利
王义堂现象
不到两年换一个,换了12任厂长也没能摆脱亏损的一家国有企业,却在一个农民手里起死回生。1994年5月,当王义堂接受河南泌阳县水泥厂时,该企业亏损123万元,年底,王义堂却使企业盈利70万元。第二年,实现利税525万元。第三年,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仍实现利税470万元。
水泥厂多年亏损、再任命谁为厂长?难!有人说:“让王义堂试试吧。”王义堂?这提议让大家一愣:他是水泥厂所在地的农民,他怎么能当国有企业的厂长呢?可再一琢磨,认为王义堂有本事,他和人合伙开办了六个公司,个个盈利。
县里与王义堂签定了委托经营协议。王义堂交10万元抵押金,企业亏损,抵押金没收;企业盈利,退还的押金本息,还可按30%的比例得到奖励。
谈起当时厂里的情况,王义堂至今记忆犹新:全厂415名职工,有行政管理人员113人,厂长1正8副,各自为政。一个科室有五、六个人,天天没事干,来三五个客人,是一两桌人相陪,来一个客人也是一两桌人相陪,20个月能吃掉30多万元。
上任后,王义堂把原来的9个正副厂长全部免掉,但对原来的规章制度,王义堂并没有改变,只是不让原来的制度成为挂在墙上的空口号。他规定,职工犯错误只允许3次,第4次就开除。不过他到底也没开除一个。到是有二、三十个光棍汉主动调走了,因为实行计件工资后,这些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光拿钱不干活了。
于是,企业每小时的水泥产量一下从过去的五、六吨提高到十吨多。
起初,有城里人身份的职工对王义堂的严格不很满意。但王义堂早上5点就上班,一天在厂里呆十几个小时,他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最终让职工认可了。
针对王义堂现象,一位经济学家评论说,这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个案——厂长经理个人的道德境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的生死兴衰。这不是纯经济学所能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在目前企业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关注并研究王义堂现象有着特殊的意义。
[案例2]
有一位名叫泰特· 乔治的年轻人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想找一份既能赚大钱,又不耽误他白天打高尔夫球的两全齐美的工作。当美国硅谷一家网络终端公司,了解到他真有做事的才能后,当即表示满足他的要求。于是泰特· 乔治白天打高尔夫球,晚上工作,且工作效率和质量很高,为公司开发出了很多好的成果,公司和他都感到非常满意。
[案例3]
有一次,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在纽约遇到一位研究生物化学的中国人,直觉告诉他这个人能有所作为,于是他邀请此人去台塑工作。此人姓包,面孔黑黑,身材矮胖,王永庆开玩笑地问他是不是宋朝宰相包文正的子孙?结果还真被王董事长言中。此人乃包宰相的第43代子孙,后来此人成了台塑所属医学院的首席研究员。
[案例4]
拥有7000多名员工、。总裁柳传志举办“联想总裁大学就业指导巡回演讲”涉及15个
全国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