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可编程控制系统
幻灯制作:四川大学 张春雷
2006年8月
Tips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梯形图语言的基本要点:
1)每个梯形图有多个梯级组成,每级有单个或多个支路;
2)一个梯级有多个编程元件和一个输出元件构成,
输出元件必须在最右边;
3)梯形结构表达了两个要素:一是扫描顺序,二是信号流向;
4)在梯形图编程语言中,每个接点、线圈、继电器均为存储器中的一位,
内部继电器的常开/常闭接点有无穷多个;
5)定时器、计数器等类输出元件不能直接输出,须以其接点为输入,
采用I/O的输出线圈作输出;
6)每个支路均不能以输出元件开始;
7)在梯级的竖线上不能设置任何元件;
8)完整的程序应当以END结束。
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继电器梯形图的程序设计:
1. 基本电路的继电器梯形图的程序设计
1)启动、保持和停止电路
2)双向控制电路
3)多重输入电路
4)优先电路
5)组合控制电路
6)微分脉冲电路
2. 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梯形图应用程序设计
1)定时、计数范围的扩展
2)单稳态电路
3)多谐振荡电路
3. 移位寄存器的梯形图应用程序设计
1)在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
2)彩灯控制
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顺序控制梯形图程序设计及功能表图程序设计
功能表图的主要元素:
1)步
2)转换
3)路径
功能表图的基本结构:
1)单序列
2)选择序列
3)并行序列
4)子步
04
动作A
动作B
C
03
c
04
d
05
a
06
c
07
05
b
08
d
09
e
f
10
04
g
05
03
06
h
07
f
.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设计
第六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确定控制对象及控制范围
控制方案的确定
机型选择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及模拟
总装与调试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投入运行
是
调试硬件
调试软件
否
否
1
2
3
4
5
第六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确定控制对象和控制范围
PLC的控制功能?
顺序控制
定时
计数
逻辑判断
算术运算
高速计数
位置控制
PID控制
……
分析被控对象
分析控制过程(工艺)与要求
列出控制功能和技术指标
确定被控对象
进给装置
钻孔
电动机
钻头
挡块
ST1 ST2 ST3
工件
第六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确定控制对象和控制范围
控制方法对比
PLC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
集散控制系统
单片机控制系统
专用控制系统
工业环境比较恶劣
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
系统工艺复杂
输入输出以开关量居多
生产线、流水线等
普通磨床的往复运动等
数据采集系统、复杂运算等
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成本低等
机床数控、加工中心专用设备等
第六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确定控制对象和控制范围
进一步明确控制范围
运行状态检测(传感器检测)
特别注意
各控制对象的驱动要求
驱动电流、驱动时间等
人工操作频繁,容易出错
紧急停车(手动/PLC)
各控制对象的动作顺序及相互约束
比如工件夹紧后才能加工等
确定控制参数
开关量的点数、模拟量的精度等
初步明确两个问题:
1. PLC能干什么?
2. PLC要干什么?
第六章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
.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设计
控制方案的确定
控制方案是根据系统需求的详尽分析,
仔细确定控制系统功能、性能以及相关因素,
认真推敲和认定控制系统参数表的定义及细节,
然后才得以做出的。
基本内容
1. 系统需求分析
2. 参数表的定义
3. 程序粗框图的设计
第六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