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汉代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个体农耕
二、中国古代农具的演变
1、原始社会:石刀、石斧
2、商周时期:少量青铜农具、木耒、骨耜、石锄、石犁。
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
4、隋唐时期:曲辕犁
三、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及水利工程
1、灌溉工具:
(1)曹魏:翻车; (2)唐朝:筒车; (3)宋朝:高转筒车。
2、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都江堰; 汉朝:漕渠、白渠;
四、小农经济的形成及地位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2、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五、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以国有为名实为贵族所有)
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六、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精耕细作
七、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构成
中国古代手工业由两部分构成: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民间手工业由包括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八、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
(2)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1)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2)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3、制瓷业
(1)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3)唐朝:形成南青北瓷两大制瓷系统,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被称为“瓷器大国”。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5)元代:青花瓷
(6)明清时期:彩瓷和珐琅彩。
(1)官营收工业发达(2)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3)规模巨大,分工细密(3)享誉世界,技术先进、工艺精湛
九、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2、明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3、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夜市兴盛
4、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5、明代:
(1)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2)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出现“商帮”——徽商和晋商
十一、市的发展
1、宋以前:
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点的位置设市,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宋以后:
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直接监督
十二、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发展有特点
1、同农业手工业发展关系密切,发展水平较高
2、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
历史必修2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