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感受长足的进步
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陈宜冰
2007年8月至12月,我参加了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常州技术师范学院组织了较为科学的安排、严格的管理,专家教授的讲座、老师细致的工作,熏陶着每一个学员,我们的思想、观念、感受全新,理论水平、操作技能诸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思想观念实现了转变。观念是思想的灵魂,我们聆听了董存田教授的《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谈兴华老校长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若干问题探讨》、戴仁俊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以及周稽求厅长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等网上邻居教学专家关于教育教学、教材教法、教研的报告,进一步明晰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方法,突破了以往以知识为重点的传统思想束缚,仿佛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使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大潮中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更加具体,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炼升华。这些专题报告,不仅介绍了其领域的历史渊源,而且还具体指导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过程,使我们产生了由经验型骨干教师转变为科研型骨干教师的愿望。
崔景贵教授关于《职业学校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蒋庆斌教授的《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教课程模式》的精彩讲座,具体科学的指导,使全部学员开阔了眼界,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从专家的讲解中解开了平时教学中许多疑虑。
教育教学改革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大家也都会说,就是改革落后教育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完善培养模式是教育教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识与技能融合,这就是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论点(理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如何搞教改工作,首先要搞清职业教育的属性(或任务),职业教育要以职业岗位系统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质量为主教。
二、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培训另一大特点是教学互动性强。教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经常开展交流,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听课,发表意见,不仅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友谊。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
“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
培训心得体会[陈宜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