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课件.docx形式与政策期末泛整理
一、政治文化篇
专题二——坚持反腐倡廉筑牢执政根基
一、反腐的概念
腐败使政治之癌与社会之疮,经济学认为腐败是一种寻租活动(Rent Seeking),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而获利的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现象的腐败,另外一类作为社会现象的腐败。简单说来是非法获利和公共权力的滥用。
二、我国当前的腐败形势
1、腐败容易反弹反复
古今中外有很多国家或政权曾经有过政治清明和社会廉洁时期,但未能持续。
2、经济快速发展期往往也是腐败易发多发期
一个国家向现代化和工业化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基础而变革的过程。特别是再初期经济结构与体制不能适因变化,法律和制度也未确立,权钱交易便会蔓延。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败特点与成就
1、党的十八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新要求、新部署
(1)以严明的党政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
遵守党章;思想行为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2)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执行八项规定的要求,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实现“不敢腐”的氛围。
(3)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一个目标:建设廉洁政治
一条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一个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2、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的特点(反腐的方法与决策)
(1)态度坚决(关键在于经常抓,长期抓)
(2)高层带头(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党中央亲自带头)
(3)选准切口(以日常履职行为规范为突破口,例如严禁公款印制贺年卡、年货)
(4)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
(5)雷厉风行(快速集中大力度曝光)
(6)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积极举报腐败的积极性)
(7)强化监督(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等)
(8)转变职能P47(略)
3、反腐倡廉建设主要成效
(1)反腐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2)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3)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4)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减政放权,压缩腐败的空间;进行司法和反腐败体制的改革,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与制约)
四、正确认识高校的腐败问题P50
1、高校的腐败现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规模和投入的增加,近年来高校的腐败案件频发,例如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等。
2、高校的腐败类型
(1)经济类腐败
多发生再高校管钱管物的部门,例如工作人员在大宗物品的采购过程中收受回扣,中保私囊。
(2)行业类腐败
例如考试招生、考试等活动中滥用职权接受委托人的礼金、礼品;泄露考题收学生钱财。
(3)学术类腐败
在职称申报、科研立项以及科研成果坚定评奖中,材料注水、骗取课题。
(4)特别关注的两个腐败行为
高发区之一是后勤基建腐败,集中在招标、工程变更和学校二次招标。
高发区之一是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中的腐败,经费成为部分科研人员的“圈钱”法宝。
3、高校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P53(自己观点总结)
(1)思想上存在偏差,比如权力观、利益观扭曲,成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追求者。
(2)高校腐败涉案人员大多高学历、高职称对社会动态反映敏捷,理论上讲,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制知识,但是他们对法律纪律漠视,明知故犯。
五、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困难
1、反腐倡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主要表现在:权力集中、资金和资源密集、监管薄弱的部门。
(2)腐败行为更加复杂化、隐蔽化,用表面正常的程序掩盖权钱交易,比如微信红包、网上银行快捷支付等。
(3)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和利用职务或职务影响谋取私利问题突出。例如,为配偶、子女、亲属等谋取非法利益。
(4)一些人在社会生活和党内生活中奉行“潜规则”,对反腐信心不足,导致思想行为庸俗化,办事往往奉行“潜规则”。
(5)腐败问题和多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演化为极端暴力事件。
2、原因分析P55
(1)体制机制不完善
(2)腐朽思想文化的寝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3)市场竞争的影响
(4)干部队伍素质构建存在“短板”
(5)反腐倡廉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3、面临的挑战
(1)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寻租机会
(2)加大对公职人员的队伍的管理力度
(3)畅通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
(4)提高权利公开程度与力量
(5)完善公职人员的激励和压力传导机制
六、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反腐的建议)
1、持续保持惩治腐
形式与政策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