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周转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是以产业资本为对象,研究单个资本的周转,重点分析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各种因素以及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对于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第三篇导言中有一个概括说明。他指出:“在第二篇,循环是作为周转的循环,也就是作为周转来考察的。这里一方面指出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怎样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各种形式的循环;另一方面又研究决定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长短不同的各种情况。我们还指出了,循环期间及其组成部分的不同比例,对生产过程本身的范围和年剩余价值率有怎样的影响。”(导读第191页)可见资本周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分析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和不同周转时间;二是,分析决定资本周转时间的各种因素及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范围和价值增殖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年剩余价值率问题上。
一、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主要是对资本周转的概念以及它和资本循环的关系,对资本周转时间的界限和周转次数的含义,作了最一般的规定说明。
(一)资本周转的含义和周转时间的规定
⒈资本周转的含义。任何资本要保持其资本性质和不断增殖其价值,就必须不断地运动,重复它的循环过程。资本的一次循环过程在资本的整个生活中只形成一个段落,即一个周期。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就叫做资本周转。”(导读,第158页)可见,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即周而复始的资本运动。
⒉资本周转时间的规定性。
资本周转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生产和流通两个阶段。所以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一次,表明同一资本价值经历了一次增殖过程。所以,对于资本家来说,它的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它把资本预付出去到资本带着增殖额回到原来形式所需要的时间。
(二)资本的周转速度及其计算方法
由于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存在着差别,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的企业以至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资本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为了便于比较,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习惯上以年作为资本周转时间的自然计量单位。有了周转时间,就可以求出周转次数。假定用U表示“年”,用u表示一定资本周转的时间,用n 表示资本一年周转的次数。资本的周转次数的公式表示:
U
n =
u
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周转次数越多;反之,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周转次数也就越少。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都是同一资本周转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而不是表示两个不同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着重研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怎样加入资本周转过程,对资本周转速度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形式区别
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周转中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⒈固定资本及其周转的特征
⑴固定资本的一般特点。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等)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部分。它的一般特征是:第一,从使用价值上看,它始终保持其原有的独立的使用形态,长期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反复执行相同的职能。第二,从价值上看,它是逐步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取的,而未转移的价值部分则仍然固定在劳动资料中。
⑵固定资本独特的流通。全部资本价值处在不断流动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资本都是流动资本。不过,固定资本的流通是一种独特的流通。首先,这部分资本不是在物质上加入新产品,因而不在它的使用形态上进行流通,进行流通的只是它的价值。其次,它的价值的流通是逐步的、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流通的价值量和它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相一致,在它执行职能的整个期间,它的价值总有一部分固定在劳动资料中。正是“由于这种特性,这部分不变资本取得了固定资本的形式。”
⑶固定资本独特的周转。
马克思说:“固定资本的独特的流通,引起独特的周转。”我们知道,固定资本价值流通的特点是:价值比例与它的损耗程度,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作为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进行流通的。随着产品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也变成了货币形式;而固定资本中尚未转移的价值部分则仍然固定在它原来的使用形态上,从而使固定资本的价值获得了双重存在。这样固定资本周转的特征就是:
首先,固定资本的价值转化为货币,是和生产出来的商品转化为货币同时进行的,但是,固定资本转化为货币后,不会马上购买新的劳动资料,而必须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原来的劳动资料报废时,才会由货币转化为新的劳动资料,实现固定资本的更新。
其次,在固定资本需要进行物质更新之前,它的价值先要以货币准备金的形式积累起来。
资本周转和再生产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