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帝乡
寻宛记——南阳
南阳名片
南阳,河南省省域次中心城市,豫陕鄂川渝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物流、交通中心。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楚文化与汉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区之一,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卧龙岗旅游文化集聚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桐柏淮源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南阳四大重点旅游景区景点。
卧龙之地灵秀南阳
历史沿革
环境资源
历史文化
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
旅游资源
特色南阳
历史沿革
50万年前南召猿人
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
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
春秋时,楚国属地,称为宛,冶金业发达
战国后期为秦所据。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设南阳郡
东汉被称为“南都”,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第二大都市
唐朝,南阳设邓、唐二州
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现在留有王府山。王府山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体假山,也曾是老南阳城最高建筑。
清朝光绪十年,镇平地区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地区开始生产丝绸,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
1948年11月全南阳解放
1994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7号):(1)撤销南阳地区、县级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中州路。(2)南阳市新设宛城区和卧龙区。(3)南阳市辖原南阳地区的桐柏县、方城县、淅川县、镇平县、唐河县、南召县、内乡县、新野县、社旗县、西峡县和新设的宛城区、卧龙区。原南阳地区的邓州市由省直辖。
1998年11月4日,是南阳解放50周年纪念日,建立南阳解放广场和南阳解放纪念碑
环境资源
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
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
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品种数量占全国的20%以上
矿产资源丰富,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银矿、蓝晶矿、金红石、硅线石居全国第一
南阳独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
历史文化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秦汉时叫宛郡,后来也有叫陈留的,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城西卧龙岗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前的躬耕地武侯祠,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典故的最正统的发生地。
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以及政治家百里奚、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南阳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荆紫关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都帝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