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作总结:传承经典传播文明传递梦想
XX年的暑假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两个月的暑期工作,我区围绕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迎奥运、情系灾区献爱心、创建文明城市、拓展海峡两岸交流等重大活动,开展以“我是文明小使者”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以下将围绕“关注、本色、复兴、同步、分享、宣传”这六个关键词对我区暑期工作展开回顾。
关键词一:关注——领导充分重视
暑期伊始,我区就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忠霖为组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叶晓瑜为常务副组长,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区委、广电局、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仓山区XX年暑期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小组,并从学校抽调了3名教师,专门成立了暑期办公室。6月23日,召集了文明办、团区委、关工委、麦顶小学、仓山小学、仓山第一中心小学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XX年暑期青少年工作。6月25日,我区又召开今年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叶晓瑜结合贯彻市暑期工作意见,围绕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迎奥运、情系灾区献爱心、创建文明城市、拓展海峡两岸交流等重大活动,对今年的暑期青少年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7月2日,我区组织全区各单位暑期工作负责人,举办了暑期工作信息员培训会,通过培训,提高信息写作水平,为做好夏令营活动的信息报道宣传工作打好基础。
一系列严谨、精心的座谈会、部署会,为我区XX年暑期夏令营活动打开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二:本色
——挖掘本区资源
仓山区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在夏令营活动中,许多学校都纷纷挖掘本地本校的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三十中的老师带领营员们来到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台屿村陈氏宗祠”参观,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教育;林浦小学的营员们前往身边的“濂江书院”,领略古典建筑的风采;潘墩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也来到黄山超大农场,体验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带给生活的变化……
在
“临水娘娘陈靖姑”的出生地——下渡附近的仓山实验小学联合远在台湾的台中市新兴国小围绕“传婧姑事迹促两岸交流”主题展开“陈靖姑动漫设计比赛”、设计陈靖姑文化的标志性纪念品、办一份《陈靖姑报》等系列活动。
活动中他们共同建设了“陈靖姑专题”博客网站,这个博客吸引了我区多所学校和台中市新兴国小的许多小朋友前来访问,他们对博客上的陈靖姑事迹表现出了很大兴趣,纷纷在博客上留言,通过博客这座网络之桥,连接了两岸童心,促进了海峡交流。新兴国小的小朋友还特地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寄来了10幅精美的陈靖姑儿童画。仓山实验小学集邮小组的同学巧妙地将这10幅画设计在他们专门为此次活动设计的纪念封上,真是“方寸天地间闽台情意浓”。
此外,东升小学的队员也前往陈靖姑庙参观,感受靖姑文化气息;义序小学、红霞小学举办了“陈靖姑动漫设计”展,孩子们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的陈靖姑,那一幅幅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而林浦小学的低年级小朋友编写的“陈靖姑童谣”也朗朗上口,绕有趣味……
这一系列的活动的有序开展,让孩子们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区本地的优秀传统资源得到了充分弘扬。
关键词三:复兴
——再现古老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一直认为:那些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陈列在历史遗址中以供旅游,更不能淹没于故纸堆中,尘封于学者教授的案头前。它的价值在于传承与弘扬,只有让青少年参与其中,才能避免断层,焕发活力。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捍卫、传承、光大传统文化,使之重新焕发活力。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区在暑期工作中联合仓山区传统文化促进会、福建汉服天下网站等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团体,把传统文化带入各校的夏令营活动中,让孩子们参与其中。
活动中,城门中心小学、红霞小学、洪塘中心小学等近二十所学校均开展了形式不一的“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活动,孩子们通过读经典、写作文、画小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切身体会传统的魅力。其中由区委宣传部和区暑期办策划筹办的两场大型活动更是古今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仪式和丰富内涵完整再现。
其一:7月27日,
“周岁祈福少儿立志——戊子年首届周岁祈福礼”在福州孔庙举行。活动首先由七个家庭的孩子再现了古代“抓周礼”的完整程序,然后仓山第一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所表演的“少儿立志”活动则对“抓周”这一古老的仪式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迸发出耀眼的时代光彩,是对“周岁祈福”礼的精神升华。
其二:8月5日,“穿越时空,童迎奥运”——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夏令营活动在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结合迎奥运契机,通过舞蹈、体操、情景剧等形式,把中国古代体育项
暑期工作总结:传承经典 传播文明 传递梦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