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十章【宝】.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生态环境规划
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
什么是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问题指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生产中所造成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或者污染农村环境的现象。
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
沙漠化
水土流失
盐碱化和潜育化
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沙漠化:过度放牧、烧毁植被、樵采过度、不适当利用水资源
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
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被冲走的N、P、K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全国的化肥产量
盐碱化和潜育化
盐碱化: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积聚形成盐碱土的过程——土壤含盐量太高(%),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土壤潜育化:指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易导致稻田僵苗不发,迟熟低产。
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地膜(大棚蔬菜)、农药、化肥污染、大型养殖场污染、秸秆燃烧造成的烟雾。
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情况:
2012年全国 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村主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1 城市产业结构转移造成农村环境恶化
2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环境污染
3 大规模禽畜养殖造成的环境恶化
4 种植技术落后造成的环境污染
(1)不良耕作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大量矿化,盐基饱和度降低,结构破坏,土粒高度分散,缓冲性、抗侵蚀、抗酸性的性能降低,引起土壤恶化。
(2)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等,造成农业和农村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化肥的利用率比较低,流失率高,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造成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地下污染和环境污染。
5 相关法制不健全
6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7 环境意识溥弱
8 政府监管不力
三、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网络
要加强县及县以下环境管理机构的建设,配备素质高的环境管理人员。
贯彻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二)加强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
(三)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
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方向
合理安排乡镇企业的布局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
坚决制止污染转嫁
提高领导管理能力
(四)开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十章【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22 KB
  • 时间2018-05-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