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规划
XXXXXXXX煤矿
XXXXXX年XXXXX月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安龙县戈塘吉祥煤矿位于安龙县戈塘乡戈塘村,矿区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四段灰岩,永宁镇组一段、三段灰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为做好矿井防止水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我矿今后五年的生产计划安排,特制定我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如下:
矿井北部水害防治
本矿区内的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中、下旬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2~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区域内龙潭组煤矿床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是当导水断层或其他导水通道沟通上覆含水层与矿床水力联系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从而威胁到煤矿床的开采。龙潭组煤矿床下伏茅口组强灰岩含水层与煤矿床深部下煤组煤层间隔水层较厚,其地下水间接威胁深部下煤组煤层的开采。
(一)充水水源
通过对安泰煤矿范围内地表和井下的调查分析,矿井内无河流、水库等大型地表水体,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地表冲沟水、老窑积水。
(1)第四系孔隙水: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结构松散,孔隙度大,渗透性好,雨季能入渗并储存地表水及大气降雨,内部积水与煤层之间无隔水层,开采浅部煤层时可直接渗入矿井,其地下水是浅部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但因厚度不大,分布不广,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2)飞仙关组第二段(T1f 2)含水层:因其下部有飞仙关组第一段隔水层阻隔,其与含煤地层间一般无水力联系,为含煤地层上覆的独立含水体。其地下水对煤层开采影响很小。
(3)长兴大隆组中等含水层:直接覆盖于含煤地层之上,处于上煤组煤层的冒落裂隙带影响范围内,为煤矿床上煤组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4)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地下水以风化裂隙水为主,深部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因此,在节理裂隙发育、受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5)茅口组强岩溶含水层:茅口组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径流强烈。开采浅部煤层时,地下水对矿井影响小;当煤层开采至区域地下水位以下时,该层地下水会通过裂隙涌入矿井,造成突水。
矿区内地表水系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鲁沟河支流,地表水为山间雨源型小溪,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形控制,矿区内小冲沟发育,沟水动态变化极大,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雨季暴涨,旱季流量较小或干枯。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煤层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时,老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
(二)充水通道
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未来的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
区内北东侧发育的断层切割地层为P3l~T1f1,该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塑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刚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断裂带进入矿井。
区内沿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着大小不一、开采深度或深或浅的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
(三)充水方式
矿井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
煤矿防治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