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5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五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分类
第二节城镇化问题
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
第四节居民点规模
第五节居民点布局
第六节居民点用地的总体布局
1
第一节居民点和居民点分类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二、居民点的分类
2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聚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起点,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
人类历史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事农业耕作的人逐渐从游猎活动中分离出来定居于土地上,历史上出现人类居住的村落。
当人类社会有了剩余的粮食,农民中产生了专业的手工匠人,他们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出现了人类历史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3
二、居民点的分类
目前,居民点分类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1、以人口数量划分
1887年国际统计协会就曾建议,人口在2000人以上为市,2000人以下为镇,结果未被各国所采用。
联合国则以2万人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下限。
乌干达和丹麦规定100人的聚居地都可称城市。
加拿大规定1000人,美国规定2500人,日本是10万人称为城市。
2、以人口结构划分
前苏联规定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以上的居民点方可设市。
3、以人口密度划分
日本规定人口密度为4000人/km2方可为城市,澳大利亚则提出人口密度为500人/km2等。
4
二、居民点的分类
我国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又作了调整,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增加了考察指标:
5
二、居民点的分类
我国居民点体系由城市、城镇、乡村三层组成。
城市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万~100万人)、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
城镇分县城和集镇(建制镇和乡(场)镇)。
乡村分中心村、基层村和村落。
我国集镇包括建制镇和场(乡)镇,是指县城以下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工程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农村小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服务中心。我国政府文件中常将集镇划归小城镇范畴。
小城镇包括的范围很广,大到设市以下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建制镇,小到丘陵山区几百人口的最低层次的乡镇。《城市规划法》把建制镇定义为城市。1989年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小城镇学科组界定3万人以上的尚未设市建制的县城和镇为小城镇,县域和县属镇属于城市型城镇。
6
第二节城镇化问题
一、城镇化的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
三、我国城镇化
7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urbanization),在我国有“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等多种译法,相比之下,“城镇化”或“城市化”较为贴切,两者完全同义。
所谓城镇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小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三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8
二、世界城市化
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的,由发达的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
9
二、世界城市化
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出现了超级城市(suppercity)、巨型城市(megacity)、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960年时世界上有114个,其中发达国家62个,发展中国家52个,%;1980年增至222个,其中发达国家103个,发展中国家有119个,%;2000年增至408个,其中发达国家129个,发展中国家279个,%。
10

第15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860 KB
  • 时间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