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纳慧
**********
10999634@
1
课程性质及其在专业中的地位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还是企业会计核算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税收与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制建设也日趋完善,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税法体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普及税收理论,培养公民良好的纳税意识,对于税收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繁荣富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税收课程不仅是财税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乃至整个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5/25/2018
2
课程的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各种业务活动的应纳税款,了解税收征管的有关内容,弄清税务机关是怎么组织税款入库的。
5/25/2018
3
税收概述
第一章
4
内容提要
一、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二、税收要素
三、税收分类
四、税收制度
五、我国税制沿革
六、中国现行税制体系
5
第一节税收的含义与特征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以政治权力为基础,依法向经济
组织和居民无偿课征而取
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6
从时间的角度讲,税收是个历史范畴,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税收,税收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具体来说,税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质条件,即剩余产品的出现;
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
5/25/2018
7
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定义
对税收,可以从现象形成一种共识,所谓税收者,收税也。
征收方
收税征纳关系解决国家集中性分配满足国家需要
缴纳方
税收,就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书P1)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古老的经济范畴,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禹定九州、任土作贡”,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禹,就出现税收的雏形“贡”。到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实施“初税亩”,第一次使用了税字,也是在法律上首次承认土地私有制,成为我国税收产生的标志。
纵观中国历史,税收政策都是古代历朝历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曹操的“租调制”、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唐朝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法”等,每一项重大税收政策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
附:我国古代的一些税收思想:
:“因田制赋,任土作贡”,实行“九赋”、“九贡”,并设立专司或兼司课税检查的“司市”、“司货”等官职,对“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周礼》)
(约前723—前645),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人,提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与马克思级差地租相同。
10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