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燥剂
方剂学
方剂学
概说
二、适应范围
三、分类
四、使用注意
一、定义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证
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
凉燥
—感受秋令燥邪
—脏腑精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气逆而咳
—肾大肠
—消渴便秘
—胃
—呕逆而食不下
—肺
分类
滋润内燥
轻宣外燥
使用注意
1、辨别外燥和内燥,外燥中又有温燥和凉燥。
2、治燥剂多为滋腻之品,易于助湿碍气,
素体多湿者忌用。
3、脾虚便溏以及气滞、痰盛者应慎用。
4、辛香耗气、苦燥伤阴之品非燥病所宜。
方剂学
第一节轻宣外燥
杏苏散
《温病条辨》
恶寒无汗
头微痛
咳嗽痰稀
鼻塞嗌干
苔白脉弦
外感凉燥证
肺失宣降
凉燥外袭
宣降肺气润燥止咳臣豆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