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学生终身锻炼意识论文
摘要:高中体育的教学不仅要达到课标要求,更要培养学生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从而实现终身锻炼的要求。通过锻炼来放松自己,进而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中体育属于基础性教育,但是因为高中课业的紧张,个别学校的体育教学时间被缩短,质量有所降低,师生重视度下降,高中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并不是好的教学现象。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体育课的价值,审视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体育课的质量。特别是在终身锻炼意识方面,要重点强调,通过体育教学强调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锻炼激发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日常运动习惯,将运动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
一、准确定位终身锻炼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首先要正确定位这一理念,认识到其影响时间的长久性。而且从“终身”二字的角度来说,是生命的开始到结束。将体育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积极参加不同时期的不同运动,使之符合自己的活动能力。这是一项贯穿生命的理念,没有时间和年龄的限制。掌握体育知识,增强锻炼能力,掌握体育技巧,可以坚持一项运动,也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运动种类,根据需求进行锻炼。定位“终身锻炼”理念,是培养高中学生的一种运动习惯,有效促进他们的运动意识,并且在人生当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运动理论学习,不断体验运动乐趣,加强理念,了解终生锻炼的必要性,并最终从中体会到
乐趣。
二、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受环境的影响都非常大,不仅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还会影响心理。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保障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从而受到集体氛围的影响,积极地投入,最终形成一种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活动选择,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分散的体育活动;还可以以学校为单位,成立体育节,一方面举办常规的体育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由学生申请,举办一些趣味或是自己创造的运动等;宣传方面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画、报纸杂志等表达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健康的影响,也可以树立学校的“体育明星”,号召向其学习;开展“锻炼活动”的论坛,讲一讲自己通过运动获得的益处等。当然学校也可以直接制定“规矩”,每天组织跑操、广播体操以及课外活动等活动。让学生由按规范参与,到积极参与形成自己的运动习惯,加深运动锻炼的作用。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但是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学的方法过于僵硬,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及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例如,教师在教学健美操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进行动作的分解介绍,并且将训练有素的视频给学生看,培养对运动美的感受,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希望自己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学习结果。这种对美的欣赏,会成为课后锻炼的动力,是终身锻炼意识形成的雏形。也可以通过录制学生的动作,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和指导,学生之间相互指出错误,而且能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盲区。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教学提升,发现自己的教学漏洞,及时弥补。其次,创新教学方法,还在于突出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地位,
高中体育学生终身锻炼意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