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
书籍是用文字、符号、图形记录人类的智慧和思想、感情是保存和传达这些智慧和思想的媒体。它叙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传播人类文化。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确定书籍装帧的物质组合形态和工艺手段。
今天,我们手中翻阅轻松、阅读流畅的书籍形态是经过了漫长历程发展而来的。人类从最初朦胧的审美意识到现在机械化大生产,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价值观。从原始社会的直接刻划纪录到当代胶版滚筒式印刷,其间经历了书籍装帧原始形态,书籍装帧艺术古代时期,发展到现在书籍装帧艺术和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四个阶段
原始形态阶段
有文字、符号、记录的开始到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之前都属于这
一时期。在那个时候文字、符号依附的物质材料有兽骨、兽皮、甲壳、青铜、铁器、陶器、植物皮、叶等。这些虽不能说出是我们今天意义的书籍,但在某些方面具有书籍的基本功能。
原始形态后期,从春秋战录形态已具备现代化书籍的基本形式的结构雏形,具有一定的装帧手段,但这重装帧手段是粗糙简陋的,这一时期也是书籍装帧的萌芽时期。
古代书籍装阶段
这一阶段也就是在造纸术与印刷术产生之后。(造纸术,东汉;印刷术,唐代兴起)。
造纸术发明之后,文字依附的材料逐渐为纸张代替形成卷轴的装帧艺术形式。
印刷术兴起之后,逐渐后手抄改为木板雕刻印刷,装帧形式也逐步丰富起来。先后出现1卷轴装、2散页装、3经摺装(旋风装)、4蝴蝶装、5背包装、6线装等等艺术形式。
图例1-6
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不仅构成了瑰丽多姿的书籍形态创造史,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但后来踯躅不前,落后于欧美)
现代书籍装帧阶段
这个阶段分成两部分讲,这里主要讲欧洲现代书籍装帧艺术。
1、主要介绍欧洲工业革命之后(1760年从英国开始-1840年近100年)
蒸汽机的发明给整个欧洲物质文明带来革命性影响。在工业革命之前,机械化大生产之前是手工艺工匠时期。之所以称之为“手工艺”是因为每一件物品都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造价昂贵,只能为少数贵族所享用。在设计上,设计意识淡化,一味筵席传统繁琐的装饰,缺乏灵感与生气。
当时除了手工艺工匠之外还有艺术家,不过不同的是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就首先把自己视为上等人和伟大的信息传播者。而手工艺工匠身份比较低微。艺术家达·芬奇就要求艺术家要同时成为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但决非工匠。(“文艺复兴”时间:14C-15C,显示的艺术特点:人成为生活艺术的核心,成为艺术表现的中心,是人文主义大发展阶段,原来中世纪是对神的歌颂和肯定) 但那时的艺术家往往轻视实用价值和广大公众,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被实用目的所损坏,艺术家把自己禁锢在神圣的小圈子里,远离真实生活,为艺术而艺术。
艺术家的作品远离生活,手工艺匠人的作品又缺乏生气。俗话说的好“时事造英雄”,所以我们伟大的实用设计家,被西方人称为“现代书籍艺术之父”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登场了。他在世界平面设计史占有重要地位。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人,他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商人,从小非常重视他的教育。在他14岁时参观伦敦世界博览会看见“水晶宫”展览建筑时竟然放声大哭,他对工业化、机械化造成的产品丑陋结果感到震惊,极其厌恶。他深受伦敦世界博览会的刺激,立志学习设计,因此他就读于牛津大学
书籍装帧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