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与宏观调控
随着我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物价上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检视人民面临的窘境,纵观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美国等国家着力大规模开发新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大幅上涨,导致国际粮价上升,进而拉动国内粮食价格,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肉蛋禽奶等农副产品的价格。(2)成本推动。近十几年来,我国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和养殖成本却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3)供求关系失衡。以生猪为例,06年上半年,因为市场供求变化和个别地区出现的疫情,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养殖户为减轻损失,缩减养殖规模,导致生猪存栏水平较低,市场供应紧张,再加上饲养成本的上涨,到07年生猪价格飙升,这就很能说明问题。食品价格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以外,少数经营者串通合谋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对物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内需增加也推动了物价上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有效拉动内需,推动物价上涨。(5)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虽然房价不直接计入CPI,但购房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支出项目,房价持续上涨必然加大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并通过房租,水电取暖装修等项目费用传导到CPI中。(另外,在国际竞争方面,为对冲美元的贬值,央行大量增发信贷,发的钱多半去了两个地方,"铁公基"和"资本市场",这两个地方再怎么枝繁叶茂都不可能直接拉动民生产业和家庭消费,所以这堆积的是一个大泡沫,我们可能在未来的一年里会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通货膨胀)
许多地方,涨声已然响起,对此政学两界欢呼不已,在很多场合,这都被看成是经济回暖的重大指标。然而做企业的最知道自己的苦,原材料价格涨起来了,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上不去,PPI还是负数,电涨了,石油涨了,优惠税收取消了。国家大规模增发信贷,我们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路修好了,电通了,汽车钢铁生产出来了,但由于物价上涨消费并没有起来,一切回到原点。商品供应很足,但消费乏力,经济复苏出现滞涨,同时货币大量投放导致恶性通货膨胀,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冷静,必须思考以改革的方式走出困境,若不实行,堆积起来的大泡沫其实是在把危机后延,但终有破灭的危险。到那时出现的景象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说物价上涨绝非经济回暖的指标,我们必须严格控制物价,稳定市场。那么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主要有这么几点(1)缩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困难。(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与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对冲了粮价上涨带来的好处。(3)因为涨价商品集中在日用品上,所以这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陷入窘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物价上涨与宏观调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