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系别: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4
概述 4
本课题设计的意义 5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6
6
6
7
7
8
第三章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系统电路设计 11
11
11
无线对讲电路 11
调频收音机电路 12
芯片介绍 12
总体原理图 15
第四章电路安装和调试 17
焊接与安装 17
测试与调整 18
第五章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附录: 22
摘要
本设计的核心芯片为D1800,即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功放部分选用芯片D2822。发射部分采用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振荡兼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发射部分,采用专用的发射管,使发射效率和对讲距离大大提高。本设计的调频波段为30MHZ-90MHZ,-5V,,信噪比>80dB,谐波失真<%,输出功率≥350mA,发射机工作电流18mA,对讲距离50-100米。系统既能收到电台又能相互对讲,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关键词:发射模块,放大,振荡,接收模块,芯片D1800
第一章引言
概述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能在无通讯网络情况下确保信号畅通,同时可24小时无限制通话。人们通过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了解天下大事,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欣赏悠扬的音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可以说,无线电广播和收音机为无数家庭带来了欢乐和愉悦。调频广播的边带可以用来传播数字信号如,电台标识、节目名称简介、网址、股市信息等。民用或军用高频话音服务使用短波用于船舶,飞机或孤立地点间的通讯。晶体管收音机以其耗电少,不需交流电源,小巧玲珑,使用方便而赢得人民的喜爱,并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最普及和廉价的电子产品。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出现了数字广播、卫星广播和网络广播,晶体管收音机也由分立元件,发展出集成电路收音机、数字显示、数字调谐收音机和最新最时髦的无线网络收音机。
对讲机和收音机都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产品,也给人们的生活处事带来很大的帮助。调频广播可以比调幅广播更高的保真度传播音乐和声音。对频率调制而言,话筒处接受的音量越大对应发射信号的频率越高。调频广播工作于甚高频段(Very High Frequency,VHF)。频段越高,其所拥有的频率带宽也越大,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台。对讲机广泛用于宾馆物业、工程施工、救援抢险、旅游景点,物流运输、工厂仓库,能极大减少联络时间,提高联络效率,无线对讲机它具有造型美观、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耗电省、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有太多的电子产品。传统调频收音机设计由于体积大、成本高以及生产困难,使得许多高产量的小型便携式应用无法提供调幅收音机功能,例如时钟与便携式收音机、家庭音响、MP3播放机、多功能底座和移动电话。
本次设计的无线对讲和收音两用机具有体积小、整合度高、高效能、低耗电和精巧体积的特点。对讲距离在50-100米的范围内,为使电路更简化,设计收音接收专用集成电路芯片D1800,功放选用D2800。系统在应用时不需要网络的覆盖,只需双方发送和接受信号即可对话。
1906年,美国的费森登教授在一次无线电通信实验时,在世界上首次用调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附近的许多无线电通信电台接收到了费森登教授的信号。但是,普通公众是不可能都拥有无线电。要真正实现无线电广播,就要有一种普通公众都能拥有的、专门用于收听声音信号的无线电接收机,即收音机。1910年,随着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兴起,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开始研究无线电接收机,他们利用某些矿石晶体进行试验,发现方铅矿石具有检波作用,如果将其与几种简单的元件相连接,就可以以接收到无线电台放送的广播节目。
上世纪初,无线电传播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种无线电元件,如具有检波作用的二极管和具有放大稳压作用的三极管等相继发明,使无线电远距离发射、接收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一一获得了解决,这就为家用收音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最早时期的收音机由于使用的是电子管,大多都体积大、耗电多和笨重。直到1948年,美国工
应用电子技术毕业设计(论文)-无线对讲和调频收音机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