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落实力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
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澳纳公司2009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安排
2009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决策下,澳纳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克服生产安装、资金紧张、用工流动大等各种困难,大家齐心协力,较好的完成了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公司紧紧围绕市场,狠抓精益化管理、提升企业落实力,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使公司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9年完成情况:生产棉纱6216吨,合股纱线882吨,%,;
;
“澳纳”品牌精梳棉纱已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产品。
一、建立更加完善的营销体系,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实现效益最
大化。
1、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棉纱销售形势更是雪上加霜,产品价格急剧下滑,市场出现恶意竞争,销售形势异常严峻。我们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定措施,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同时提出利用优质大客户订单稳定这一优势,加大与大客户的合作,销售中大客户销量占到总销售量的70%,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销售压力,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利用大客户订单稳定生产,利用市场特殊订单增加效益。在其他同行企业普遍大量库存的情况下,库存、欠款压到最低,做到应收尽收,保持着产销平衡的良性运转。
2、开发新品种,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产销衔接。
为适应市场发展,创造良好效益,我们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经过多次市场调研与客户走访,现已开发生产功能性大豆蛋白纤维,这将为我们进一步的新产品开发起了个好头。经多次努力新开发了天津天纺集团、江苏悦达等一批优质客户,特别是在针织用纱上与溢达公司有了大量的合作,针对溢达、庆丰庆茂中低支纱的生产也创出良好效益,同时大大提高了产量,降低运营成本。
3、积极开拓出口市场、提升档次
与香港客户签订AJC60订单140吨,由于我公司产品质量在首次试单后,即达到客户的要求,于是客户订单量将随之不断增加,生产量也在不断扩大。现已经出货90吨,。
二、按照精益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努力提高产量、稳定质量、降低成本
实施质量攻关,对影响质量因素进行技术攻关,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减少质量波动,确保质量稳步提高。以质量为出发点,同品种不同机台进行价格、成本比较,用质量体现效益。
设备管理由事后检查整改变为检修扫车过程质量的控制,保证了设备完好率100%,计划完成率100%。细纱千锭时断头(非全长绒棉品种)控制在10根以内,细纱运转效率98%以上。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为质量的稳定提供了条件。运转管理贯彻“零接头”的理念,各工序围绕疵点的降低,断头的减少开展工作,努力降低断头和疵点,从而为细纱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优良的条件。
努力降低断头减少回花提高生产效率,充分挖掘前纺能力,提高细纱单产,对责任疵点加大考核力度,有效控制回丝量,—%。
强化工艺优化、严格上机。严格控制配棉,利用有效的配棉技术达到质量最佳,成本最低。针对原棉状况在满足客户质量需求的情况下,探究用棉成本与质量满足用户要求的结合点,优化配棉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棉成本。合股纱使用二次包装及塑料周转管的使用节约了包装成本。
2009年公司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新项目20项,即促进了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又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提高企业效益。
三、对内加强财务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对外积极融资,满足企业发展
1、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争取融资
根据今年经济金融政策,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实行内外结合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多渠道融资,以解决企业生产发展所需。2009年新增贷款:6418万元,办理转贷4500万元,办理贴现17160万元、,办理担保14100万元。
2、加强财务管理,细化成本核算,实现效益最大化
有效发挥财务内部监督控制管理职能,严格把关产成品、材料出入库、应收帐款等情况,查找成本中不合理因素,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对成本进行分析比较,提供有效的分析报告,查找原因,定期通报生产、经营部门,减少决策失误,
不断提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使用维护好财务K3管理系统,健全了网络财务核算系统,并按期对各相关部门报送资料。积极协调各主管部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创造条件开展相关业务。
4、;争取科技开发资金20万元;做好税收筹划:,,调整增值税抵扣项98万元,。
四、用足用活政府扶持政策,搞好项目上报开发
本着“向上
澳纳2009-20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