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
一填空(15分)
1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3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4长拳是以拳、掌、勾为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主要步型,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翻滚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
5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极拳中较有影响的流派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
6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
7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
二简答(45分)
1武术的特点(15分)
(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3)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打、推手、短兵,有适应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2武术的作用(15分)
武术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人们增强体质,振奋精神的一种好手段。
(1)改善和增强体质
武术运动具有强体健身的作用,它不仅是形体上的锻炼,而且使人体身心得到更全面的锻。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风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尤其是武术许多功法注意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是十分有益的。
(2)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武术具有技击的特点,通过习武,不仅可以掌握各种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活和反应能力。持之以恒地练功,还能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若系统地训练,掌握技击术,可以为国防、公安建设服务。
(3)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武术的学艺和练功,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还需要常年不懈,坚持有恒。
武术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