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计算机的发展未来新型计算机计算机的分类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的访问过程输入设备 计算机的信息表示、存储及其它
进位计数制不同进位计数制间的转换十进制转化成 r 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0 0 0 0 1 1 1 1 2 10 2 2 3 11 3 3 4 100 4 4 5 101 5 5 6 110 6 6 7 111 7 7 8 1000 10 8 9 1001 11 9 10 1010 12 A 11 1011 13 B 12 1100 14 C 13 1101 15 D 14 1110 16 E 15 1111 17 F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 数值 2 字符 3 汉字编码汉字字形编码 4 声音声音文件 5 图形和图像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6 视频 微型计算机硬算机概述常见微机系统微机基本结构总线与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总线分类微型机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语言一. 机器语言直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指令系统的语言称为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硬件系统惟一能直接执行的语言。二. 汇编语言计算机只能执行二进制编码指令(或称机器语言),但机器语言不适合于人记忆和使用。采用英文单词或其缩写形式的助记符代替二进制指令来编写的程序称作汇编语言程序(如MOV,ADD,等)。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需用“汇编程序”将其翻译成二进制程序后方能执行。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比较接近,都称作低级语言。用汇编语言编成的程序短小精悍,效率高,运行速度快。学习汇编语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编程难度较大,不适合于初学者使用。(英语和数学公式)。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作源程序。与汇编语言程序一样,源程序是不能由计算机直接执行的,必须先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执行。高级语言的翻译方式有两种: (1)解释型:对源程序逐句翻译、逐句执行。也就是边翻译边执行,如BASIC的程序就属于此类。,发现错误系统会立即指出,改正后又可重新运行。其缺点是运行速度较慢,因为每次运行时都要重新翻译。(2)编译型:将源程序全部翻译完后再执行。首先将源程序文件翻译成二进制形式的目标文件(扩展名为0BJ),然后再将二进制目标文件连接成可执行文件(),最后运行可执行文件。。但由于需要一次将源程序全部翻译完,如果程序较大,错误可能太多,致使初学者感到无从着手,难以查找和修改错误。常用的编译型高级语言有FORTRAN,C,: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一般有可视化、网络化、多媒体等功能。如:VB、VC、VFP等。作业题习题集第5页: 简答题: 1~10题视频是将一幅幅独立图像组成的序列按照一定的速率连续播放,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在人的眼前呈现出连续运动的画面。速率: 25 帧或 30 帧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 640 × 480 × 3 × 30 × 60 = 字节分辨
计算机应用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