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利用规划第10章农业用地规划.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农业用地规划
第一节耕地规划
第二节园地规划
第三节林地规划
第四节牧草地规划
第五节水产用地规划
1
第一节耕地规划
一、耕地组织形式
二、耕作田块配置
三、田间灌排渠系配置
四、田间道路配置
五、农田防护林配置
六、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2
一、耕地组织形式
耕地组织形式系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目前我国耕地利用组织形式基本上有两种。
(一)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
(二)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
3
(一)轮作田区组织形式
为了落实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将耕地按照轮作周期的年限划分成若干个面积基本相等、肥沃度近似的轮作田区。所谓轮作田区是指作物轮换种植的基本单元。在轮作田区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轮换种植作物。
实行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备本地区科学的轮作制度;
②种植计划比较稳定,年际间作物种植面积变幅不超过5%~10%;
③土地使用范围稳定和产权明晰,土地集中连片,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以保证年际作物产量较为均衡。
轮作田区利用组织形式的不足之处是对于作物种植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变动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差。
4
(二)耕作田块组织形式
耕作田块组织形式是在同一块耕地上按时间先后安排作物的轮换顺序,各田块之间不存在作物的轮换关系,而且这种耕地组织形式对田块大小没有特定的要求,很适合当前农户经营的特点。
这种形式过去在我国长期存在并被普遍采用。它的优点是比较灵活机动而且能随市场需求改变种植计划。其不足之处在于易造成年际间作物种植比例和作物产量不稳定,作物配置较分散。
5
二、耕作田块配置
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它的规模、长度、宽度、方向、形状等要素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田间灌排渠系、田间道路、护田林带等作用的发挥以及机耕效率的提高。
(一)耕作田块的长度
(二)耕作田块的宽度
(三)耕作田块的规模
(四)耕作田块的外形
(五)耕作田块的方向
(六)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
6
(一)耕作田块的长度
适宜的田块长度有利于提高机枕作业效率、灌溉效率和合理组织田间生产过程。
为了提高拖拉机的工作效率,要求耕作田块具有一定的长度。田块愈长,则拖拉机在地头空行转弯的次数相对地愈少,工作效率也愈高,耗油量也随之减少,机件磨损也小。
机械作业效率随着田块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但不成正比例。当田块长度在400m以下时,作业效率的变化非常明显,但超过400m以上,其变化幅度就不太显著,而田块长度在500m左右时,其行程利用率即可达到90%以上。
7
其次,田块的长度还要考虑灌溉的要求,在灌溉区,耕作田块即灌水地段,因此要根据末级固定渠道要求的适宜长度和控制面积来确定田块的长度。根据有关试验,农渠长度为400~600m是适宜的。
田块的长度一般在500~800m或更长一些。在平原地区。田块长些,而丘陵地区要短些;在旱作地区可长些,而在水稻区则短些。
8
(二)耕作田块的宽度
,田块的宽度要便于机械顺利作业,在划分作业小区进行耕作时,田块宽度最好为作业小区整数倍。如康拜因采用回形法收割时,其作业小区宽一般为200~300m,而拖拉机带一台或两台犁进行耕翻时,作业小区宽约为50~100m。在具体确定田块宽度时,可参照当地使用量最大的机组的工作幅宽的整数倍来定。
 灌溉区田块的宽度即末级固定渠道的间距,据试验以200m左右为宜,最大不超过300m,以便于水稻田的灌溉管理。田块过宽,往往使田块内小地形不一致,增加平整土地的工作量。
9
风害地区要考虑护田林带的间距,主林带沿田块长边配置,其间距即为田块的宽度,林带的间距取决于有效防风距离,一般为树高的25~30倍,若树高10~12m,护田林带间距则为250~350m。

综上所述,在平原地区田块宽度可在200~400m左右。水稻地区可窄些,旱地水浇地可宽些。
10

土地利用规划第10章农业用地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