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Simple acid-base disturbance
代谢性酸中毒[HCO3-] ↓
代谢性碱中毒[HCO3-] ↑
呼吸性酸中毒[PaCO2] ↑
呼吸性碱中毒[PaCO2] ↓
[HCO3-]
pH ∝
PaCO2
碱,代谢性
酸,呼吸性
(一) 定义(concept)
(二) 原因(causes)
(三) 分类(classification)
(四) 机体的代偿(compensation)
(五) 血气参数(blood-gas parameters)
(六) 对机体的影响(effects anism)
(七) 防治原则(principle of treatment)
一、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idosis)
一、Metabolic acidosis
(代谢性酸中毒)
(二) 原因(Causes)
酸多,碱少
以血浆[HCO3-] 原发性减少以及
由此引起的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一) 定义(Concept)
1)固定酸产生↑: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缺氧 酮症酸中毒(keoacidosis) ←脂肪分解
产生的ß-羟丁酸, 乙酰乙酸是酸
1、酸多(消耗HCO3-):
2)酸的排出↓:严重肾衰→体内固定酸排出↓
RTA І型→集合管泌氢减少
H+在体内蓄积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
1、酸多(消耗HCO3-):
4)高血钾:使细胞外H+ ↑, HCO3- ↓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肾小管排K+多,排H+少,重吸收HCO3-少。
3)外源性酸摄入过多:
水杨酸中毒(如阿司匹林)
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
NH4Cl + CO2 →(NH2)2CO + 2HCl + H2O
尿素
反常性碱性尿:一般代谢性酸中毒,尿液都为
酸性,但是高血钾引起酸中毒
时会出现碱性尿。
高血钾引起酸中毒的机制之一
K+
H+
pH
H+
K+
高血钾引起酸中毒机制之二
肾小管上皮细胞
pH
H+
Na+
K+
泌氢减少:
反常性碱性尿
K+
K+
H+ -K+
竞争
H+
K+
H+ ↑
H+
Na+
H+
H+
K+
K+-Na+
交换
H+-Na+
交换
H+
ATP
酶
H+
血液
肾小管管腔
基侧膜
管腔膜
肾小管性酸中毒:
(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
是指一种以肾小管排酸障碍为主的疾病, 而肾小球功能一般正常。严重酸中毒时,尿液却呈碱性或中性。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І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集合管主动泌H+功能,造成H+在体内蓄积,导致血浆HCO3- ↓。
Ⅱ型(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碳酸酐酶活性↓, 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HCO3-而随尿排出。
第三篇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