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通力协作严格奖惩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项极具挑战性的宏大工程。我们要破解方方面面的难题,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必须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为保障。
加强领导
市委书记毛万春指出,我们要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上寻求更大突破,就必须不断强化干部作风这个总保障。
干部作风如何强化?落实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就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抓,带领各级干部排除万难,抓出实效。
在商丘市民权县制定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十项措施中,“加强领导”被摆在了第一位。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每名领导都要牵头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社区建设进度。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广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一定要过硬。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包点,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干部要亲自实施。每个社区要由一名县(市)区常委分包,建立台账,制定包括建设内容、资金筹措、施工进度、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及土地整合和流转等在内的详细实施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全力推进。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作为本单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力全责负责制定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帮助县(市)区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
形成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
在困难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发扬团队精神,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才能发挥“1+1>2”的效益,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昌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合力推进”:除建设、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发挥重要职能外,教育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中小学建设和改造,民政部门负责低保户和优抚对象认定、扶助资金安排、发动社会捐助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商务和供销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超市建设,金融部门负责简化手续,优先提供贷款和利率优惠,环保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林业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生态绿化工作,电力、通信部门负责搞好电力、通信设施投资和建设。
各级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协同,坚决破除部门本位主义和畏难情绪,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努力破解各类难题。要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按规定办理立项、选址、用地、环评、建设等相关手续;凡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手续办理工作的单位,要设立审批事项绿色通道,由专办员具体负责、限时办结。
严格奖惩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奖惩”这个利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外地有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许昌市各级政府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年底进行综合考评,对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村庄(社区)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后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进行行政问责。各县(市)区也加强了对各乡(镇)、村庄(社区)及相关责任单位的考评,严格奖惩。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应认真落实“周例会、月督查、双月推进、季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等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总结讲评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工作成效。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效果较差、存在问题且整改不力的按规定实施问责。
农村发展的“二次革命”
——一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助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本报今起推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助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大型系列策划报道。本组报道,由洛平十论、系列解读、亮点展示、乡村访谈等内容板块组成,敬请关注。
1978年冬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下了“大包干”的“生死契约”,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最为壮观的一页。如今的中原大地,一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发展“二次革命”正悄然上演。
这次“革命”,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纵观全省实践,就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把若干村落统一整合规划建设的居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
100多年前,马克思曾经预言:“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
”为了让躬耕垄亩的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们尝试过“离土离乡”的城镇化,摸索过“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其间虽然有收获、有喜悦,但也尝到了部分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苦涩。
在艰辛中求索,在求索中前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战略基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料汇编(论文专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