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内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课本35至37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正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
过程与方法;
一、预习提纲;
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观察: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 的棱长度相等。
4、正方体有 个面, 几条棱,相对的面 。
探索交流
交流预习情况,挑组回答,其余补充,必要时进行板书。
学生回答完成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 组,每组棱的长度 。
2、棱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 、 。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2、教师点拔
长方体最多有几个面是正方形的?这时其余的面有什么特点?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的长方体
教给学生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
学生质疑
练习提升
1、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正方体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每条棱长是5厘米。
2、练习九1、2题,填书
多让学生说,从而巩固对特征的认识
3、练习九3、4、5
重点强调3题,讨论有几种做法?那种简便?
评价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满意吗?
五、作业布置
十分钟
教学反思
达标测评
一、 填空起跑线
1、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厘米。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6个面的面积( ),12条棱的长度( ),它是特殊的( )体。
3、长方体框架根据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成( )组,每组有( )条。
二、法官我来当
1、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3、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棱长是3厘米。( )
三、看你行不行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工人叔叔要在工人俱乐部四周装上彩灯(地面四边不装),已知工人俱乐部的长90m,宽55m,高是20m,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泡?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2)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用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体会立体图形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
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预习提纲
自己复习: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自己操作:1、找一个正方体按例3题中要求沿着画红线的棱剪开。(学法提示:先在这个正方体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剪时不能沿每一条棱剪。)
2、剪开后,展开其图,你发现展开后每一个面与原来的面有什么关系?
自已练习:再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一组棱(长、宽、高)剪开,展开其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昨天预习的成果与疑虑。
2、你通过剪图,展开图你发现结论是什么?(学法提示:从展开图中找出其三组相对的面并标出上、下、前、后、左、右。)
。
3、交流试一试做法,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练习提升
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剪开,得到右边的展开图。
图中( )号面是长方体的下面,( )号面是长方体的左面;图中2号面是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4号面是长( )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
四、回顾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时候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达标测评
A类练习:
1、判断:
a、长方体、正方体是平面图形。( )
b、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是平面图形。( )
c、一个表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桌上,木块与桌面接触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 )
上面
下面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面积/cm2
2、把长方体的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格中。
3、现有长8厘米、宽5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各两张,再加两张( )的长方形纸板,即可围成一个长方体。
A、长8厘米、宽7厘米 B、长8厘米、宽6厘米 C、长6厘米、宽5厘米
B类练习:
1、下面哪些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