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技术规范与标准应用
1、大气的电场强度随高度变化情况;
大气的电场强度随高度越高电场强度越低
2、积雨云中电荷的典型分布情况;
积雨云上层为正离子,下层为负离子
3、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雷电形成的学说;
感应起电学说、破碎起电学说、温差起电学说
4、湖北地区平均初、终雷日期;
初雷二月下旬(2月27日),终雷十月上旬(10月6日)
5、湖北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地域变化及其雷电防护防护分区;(1)鄂东南和鄂西南地区年雷电日数最多(2)南多北少,112。E以东地区,年雷电日数的纬向变化趋势是东多西少,112。E以西地区年雷电日数纬向变化趋势不明显。
鄂西南、鄂东北和鄂东南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在41~48d左右,鄂西北、江汉平原年平均雷电日数在25~31d左右,可将湖北省划分为两个雷电区域,(1)鄂西南和鄂东的麻城-鄂洲-嘉鱼一线的以东地区属高雷区;(2)鄂西北、江汉平原和江汉平原北部地区属多雷区
6、从近三年雷电监测资料来看,湖北地区年平均闪电次数是59~79万次;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5%以上;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5%以内;
7、湖北地区正、负闪电的强度主要集中范围10~50KA;
8、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公式;
9、武汉地区大于某一雷电流幅值累计概率方程(公式);
10、直击雷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电效应、热效应、机械力
正、负闪电的概念:闪电电流为正的称正闪电闪电电流为负的称负闪电。
电磁兼容性: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直击雷:当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
防护区(LPZ0B区):本区内的各建筑物不可能遭受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域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天,不超过40天的地区;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天的地区;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的地区;
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和场所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13、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
防护区、后续防护区。
14、雷电防护等级划分的两种方法
(1)、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2)、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15、按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时,属于A级、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
A级:大型电子医疗设备、五星级宾馆;
防雷技术规范与标准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