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高架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2015 年第 7 期
李,吉沐祥,霍恒志,糜 林,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针对国内外草莓生产现状,总结分析草莓高架栽培的主要特点、类型及其优缺点,并从品种选择、育苗方式、营养土配制、栽培架搭建等方面介绍高架栽培技术。
关键词:草莓;高架栽培;特点;类型;技术
我国草莓生产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历了露地栽培、半促成栽培、促成栽培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加工原料生产以露地栽培为主、鲜果生产以大棚促成栽培为主的生产格局[1]。通过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相互交流, 无论是种植区域还是种植规模均有了较大发展,各地把发展草莓生产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2]。草莓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更好地丰富了冬季果品市场。
尽管种植草莓收入可观,但近年来,特别是在老的草莓产区,新发展草莓种植的农户却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从生产管理上看,主要原因是许多人无法承受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2]。草莓生产上半年(3 ~ 8 月) 是育苗田的管理,下半年(9 ~翌年 5 月) 是采果田管理及果品销售等,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而且田间作业大多数要求弯腰屈膝。以往的草莓研究往往偏向于优质、高效等农艺指标的改良和提高,事实上从事草莓研究的人员很少关注到对生产者健康的影响。目前农业生产者往往更注重省工、省力,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要求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要求等,省力化栽培方式的研发成为当务之急[3]。为此,我们从 2000 年开始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适合我的草莓高架栽培技术的研发。
1 高架栽培特点
省力、省工,降低劳动强度
高架栽培的栽培床可根据劳动者身体高度调整到最舒适、最省力的位置,劳动者弯腰超过 45 度的姿势减少,上
半身前屈 1 度左右的站立姿势增多,因此,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据镇江农科所调查统计,普通基质高架栽培每 667 m2 劳动用工约减少 20 ~ 25 个,每 667 m2 用工成本约可减少 1 000 ~ 1 200 元[3]。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由于栽培床立体化设置,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结合壮苗定植及合理肥水管理,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提高,品质也得到改善。据镇江农科所近年来对‘红颊’、‘章
姬’、‘枥木少女’、‘益香’、‘明宝’、‘丰香’品种的比较试验,‘益香’、‘明宝’、‘丰香’品种基质高架栽培与普通地面栽培商品果产量( 至 4 月 30 日) 分别约为 1 300 ~
1 500 kg/667 m2 和 1 400 ~ 1 600 kg/667 m2,相差不显著;但‘红颊’、‘章姬’、‘枥木少女’的基质高架栽培与普通地面栽培商品果产量( 至 4 月 30 日) 分别为 1 500 ~
1 700 kg/667 m2 和 1 300 ~ 1 400 kg/667 m2,这些品
种高架栽培比普通露地栽培增产 200 ~ 300 kg/667 m2, 增产效果较显著。
适宜于无公害和有机栽培
基质或营养液高架栽培,完全可以避免因土壤因素( 土传病虫害、连作障碍等) 而不得
草莓高架栽培技术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