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移动校讯通杯”第九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评选活动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
创新论文大赛湖北选拔赛作品登记表
姓名
石玉琴
性别
女
教龄
12
年龄
32
E-mail
501359216@
职称
小一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
通讯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汉津路民发世界城
邮编
441100
征文类别
B类
网上注册号
学科
音乐
出版意向
专著电子杂志学术刊物√增刊不同意
参赛调查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您参加过我们举办的哪几届征文大赛,请在相应的年份后打勾)
作品名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鼠妈妈和大猩猩
摘要
,体验曲调重复和速度、力度变化的趣味。
,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信息。
。
关键词
激发兴趣配合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鼠妈妈和大猩猩
襄阳市襄州区第一幼儿园石玉琴
设计思路:
对于大班的幼儿而言,单纯地学住歌词,已经是没有难度的学习。因此在设计之初,我就萌发了设计一堂通过节奏感受音乐并在音乐中融入故事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表演中寻找乐趣,提升自信。这也正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对幼儿的成长建议。
本课侧重于欣赏与感知,因此音乐几乎贯穿于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以自编的音乐儿歌传递给幼儿要上音乐课的信号,让幼儿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
其次,带领幼儿在音乐律动中唤醒身体部位并为幼儿其后参与融入表演活动做了热身。
在引入环节,我首先让幼儿静听了整首曲子,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变化带来感受的不同。其次,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将和音乐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故事融入到音乐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节奏和行动的对应关系,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愿望。
第三步,以“给故事找结局”的方式调动幼儿和我一同踏节拍表现故事情节,深化幼儿对节奏及故事细节的理解。
第四步,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完整的结合故事情节表演小故事,一方面为本次课的游戏目标服务,另一方面让幼儿在听说玩演做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提升幼儿表达的自信心。
幼儿分析:
本节音乐欣赏课适合年龄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所选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是格里格应邀为艺普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组曲之一。它由两个乐句短曲连续重复18次,在速度上越来越快,音量上越来越强,最后再加上一个情绪更强烈的尾声构成的作品。其结构中旋律重复所营造出的紧张氛围,和故事在情节和感受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现代的音乐教育已经多样化。所以单纯的节拍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一节好的音乐课必须是复合型的。因此我设计了聆听感受—自由想象—故事—画面引导—节拍理解—互动参与—合作表演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通过对这样一段乐曲的欣赏,将音乐与故事结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音乐的敏感,拓展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幼儿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在分辨不同的声音时,还能感受节奏的不同、节拍的长短,从而作出应变,表现出音乐中所呈现的节拍。
教学目标:
,体验曲调重复和速度、力度变化的趣味。
,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信息。
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