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合作共铸繁荣
质量121班
第六组:苏竞一
郝贝贝
王瑞
胡胜杰
金砖五国的由来:
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金砖五国成员
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
金砖合作
2014年7月15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正式签订协议,并发表《福塔莱萨宣言》,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五国集团领导人在一峰会上宣布,这家开发银行的目标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总部将位于上海,前五年将由印度主持该行的运营工作,之后相继由巴西及俄罗斯主持。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
合作基础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通过成员国协调立场与采取共同行动,在一些重要国际事务中取得重要成果。
2010年,金砖国家和其他国家推动二十台;同年,金砖国家共同推动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这些改革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有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调整,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印度和巴西采取共同立场,认为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坚持《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立场为大会取得切实成果作出了贡献。
这些成果增强了金砖国家未来展开合作的信心和动力。
合作背景
由于忧心美国撤回货币刺激施措,去年资金大举从新兴市场外逃,这一形势促成了金砖国家的协作行动。
合作意义
金砖等、合作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这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能在合作机制方面形成更多共识,尽快推动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形成较为成熟、开放的合作体制、机制,使该组织更能代表发展中国家集体利益,为发展中与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金砖合作,初见成效
1、“金砖国家”经济增速
近十年来,“金砖国家”凭借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逐步提升。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洲经济深陷泥潭,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2、金砖银行提升合作实质水平
在能源合作开发方面,巴西与俄罗斯均具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而印度与中国都高度依赖石油进口,且对矿石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南非则蕴藏大量的煤炭资源。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与需求,决定了“金砖国家”未来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极大的互补性和广阔的空间。
在深化金融合作方面,现阶段,“金砖银行”将主要为“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未来,“金砖五台,合作将扩大至环境治理、能源以及结算等多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推动“金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也是延续“金砖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未来,“金砖国家”将会加强信息和经验的交流,鼓励本国企业积极参与“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相互开展技术合作。同时,尝试“金砖国家”企业合作承揽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金砖合作 共享繁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