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建设维护管理办法(1).doc山西产业结构特点及其合理化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山西在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从煤炭行业中受益颇多。但是随着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山西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反过来成为阻碍山西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全面剖析了山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根源,对怎样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针对不同产业分别提出了调整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山西产业结构煤炭调整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的76%,而山西是全国产煤最多的省份。山西煤炭储量最丰富,约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1/4,煤炭资源几乎遍布全省,素有“煤海”之称。山西的煤炭产量长期以来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在2009年,由于煤改,山西退下了全国煤炭第一大省的交椅,让位给了内蒙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全国能源供给格局中,山西具有不可替代的能源基地的重要地位。山西的产业结构也主要是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展开的,形成以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并高度依赖煤炭的产业结构。而近些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猛增以及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升,使得质量上乘、价格相对合理的山西煤炭日益受到青睐,而山西的能源基地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山西省将大量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建设,使得农、轻、重的比例越发严重失衡,第三产业、新兴产业、轻工业产业因为投入不足而发展缓慢,全省约4/5的县城经济发展也主要依靠煤炭产能扩张。因而,用“黑色”、“一煤独大”等字样来形容山西的产业结构现状可能并不过分。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现状
由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凭借其丰富的煤炭矿产储量,所以导致山西省重工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煤炭业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而使第二产业的发展迅速,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的份额持续上升。但是第二产业内部有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过于重视重化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起伏不定,所占比重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期间有所上升,但是在进入2000年之后又有所回落,但是其总的发展趋势是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中,比较重视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相对较慢。对于第一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忽视,因而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当然不同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山西省的自然资源状况以及产业政策等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 2008年和2009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并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见图1) 。究其原因,主要是山西产业结构不合理,其潜在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山西产业结构向趋重演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山西产业结构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等特征;全省的县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煤炭,面临资源即将枯竭的危险。这些问题反映了山西产业结构低级粗放效益不高的弊端,具体表现为:
图1 2005年—2010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第一产业严重落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据山西信息网上所公布的《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报道,2010年山西省第一产业、%、%%。从这一比例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第一产业的发展极度落后,只占到整个国
信息系统建设维护管理办法(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