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宝等 中国财政风险两大警戒线的测算研究际警戒线”的属性D】。因此,部分学者对“国际警戒线”的适用性纷纷质疑。例如,罗云毅
(2003)¨1认为,对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的其他国家而言,该标准显然难以成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国际标准。贾康、赵全厚(2000)[51认为,警戒性指标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经验指标,并不一定与其他各国的具体情况吻合,特别是难以适应对各国某个特定时期债务适度规模的判断。倪红日(1999)哺1则认为3%和60%并不是赤字和债务的警戒线,而是欧盟成员国的限制线。为此,理论上就需要重新研判财政风险“警戒线”问题。刘迎秋(2001)"1曾运用债务一赤字模型对赤字率和债务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王宁(2005)¨1进而运用类似刘迎秋的模型,%%%%的研究结论, 但其模型较为简单,数据也较为陈旧,从而削弱了其对目前我国施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现实指导意义。总体上,现有文献对如何确定适用于我方面鲜有研究或研究不够深入。
本文认为由于国情的个体差异较大,具有普适性的财政风险“国际警戒线”的存在性本身就是一个伪科学命题,而专门探讨具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风险警戒线往往更具现实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在财政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的模型推导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求我,从而期望能够对我国目前全面施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所启迪和参考。
二、模型的推导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政府预算约束理论和个人跨期消费理论,这里先对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模型进行推导,进而对债务负担率的警戒线模型进行推导。
(一)财政赤字率模型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可表述为:Y
=AK"(EN)9,其中A>0,a>0,p0,且a+p=1(即假设规模报酬不变),Y为总产值,A为综合技术水平或全要素生产率,N为投入的劳动力数量,K为投入的资本,E为劳动生产率。这里假设劳动生产率与每个劳动者的资本数量成正比,即E=K/N。这样,总生产函数就可简化为:
Y=AK (1)
假设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利率和工资率应该由资本和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即利率应该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r=aY/aK=d (2)
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OJ=aY/aN=BY/N(3)
在“三部门”分析框架下,总产出Y可以表示为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函数,即Y=C+I+
G。于是,不同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及其函数表述如下:
假设政府支出为国民收入或GDP的一个给定比例g,即G=gY;同时政府财政赤字也为国民收入或GDP的一个给定比例b,即B=bY,此处b和g均为常数。本期财政赤字和本期债务余额之和应该等于下期的债务余额①,即D+B=D+。。于是有:
D+l=D+bY (4)
①、增发货币甚至使用外汇储备等方式弥补当期财政赤字,、最具现实可能性的一种赤字弥补手段。因此,此假设是合理的并较为接近现实。
·23·
万方数据
财经论丛2009年第4期
中国财政风险两大警戒线的测算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