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规范
摄像机的安装
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台转动起止位置。
检查摄像机在防护罩内的紧固情况。
普通摄像机在夜间使用时,要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应采用自动光圈镜头,有自动聚焦功能则更为理想。
微光摄像机使用时应配用与视场相适应的红外光源,以便在微光情况下可用。
室内用摄像机一般可配定焦固定光圈镜头,必要时可加云台。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测试、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
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报警探测器安装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系统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同性质的探测器有不同工作方式,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安装时要给以充分的注意。
安装被动红外探测器时,应充分注意探测区域的环境。应避免正对阳光或阳光反射的地方,也应避开窗户。
主动红外探测器安装在室外要注意警戒范围内的干扰物,如纸张树叶。用于周界警戒时,每个边界使用一套,若控制距离不够时,可以采用两套以上接力完成。
安装微波多普勒探测器时不能对准可能活动的物体,如门帘、窗帘,它们一旦被风吹动或运动,就相当于目标移动,会引起误报。微波多普勒探测器也不能对准闪烁的日光灯、水银灯等冷光源。闪烁的灯相当于运动的反射体,而冷光源内的电离气体也会反射微波,所以都可能引起误报。
安装超声波移动探测器时应注意防范区域要求密闭,不随外界因素而晃动,室内不应有流动空气。
声控探测器只能在十分安静的区域内使用,安装时应远离嘈杂的地区,远离繁华路段,尽可能靠近被探测对象,否则应该适当调整探测器的灵敏度。
振动探测器应安装在远离电机、水泵和冰箱等振动源的地方。振动探测器应远离马路,以免汽车行驶引起误报。振动电缆报警装置主要用于地面起伏较大,边界不规则而又需要对整个建筑物周界布防的情况。
报警主机的安装
报警接收控制器是接收探测电传感信号的报警装置。其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
墙面安装时,;落地安装时,~。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电线应配线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端子板与每个接线端的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电源连接,严禁用电源插头。
防盗报警控制器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使用专用接地线,专用接地干线应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其芯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引到其它各防盗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芯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
门禁系统的安装
读卡机和开门按钮等装置要特别注意防电磁干扰,如照明开关、计算机等干扰源。
读卡机安装位置应离开强电源30cm以上,并用屏蔽线缆良好接地。
门禁控制器安装要考虑到控制器和读卡机间的距离,以50cm以内为宜,需要更远的传输距离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但一般不要超过1000m。选择电锁的电源线时要考虑到远距离传输带来的信号衰减。
使用感应式读卡器时要考虑到读卡器与持卡人的距离,应以方便易用为原则,一般来说,感应式读卡机短距离型有效感应距离为12cm~30cm,远距离型可达70cm。
正确选择控制器的感应卡设计容量及系统的可使用卡数。
中央控制室
机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之间有一定间隙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控制台安装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监控室的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或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
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10mm处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应隔20cm~50cm绑扎一次。
采用架槽时,架槽宜每隔一段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绑扎。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结,在引入机架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扎。
监控室内光缆的敷设,在电缆走道上时,光端机上的光缆宜预留10mm,余缆盘成圈后应妥善放置,光缆至光端机的光纤连接器的耦合工艺,应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
监视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监视器可装设在固定的机架和柜上,也可装设在控制台操作柜上
安防设备安装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