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巴音陶亥控规说明书.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巴音陶亥控规说明书
规划地段发展条件评价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目标
产业发展方向
性质和规模
规划布局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控制
城市设计导引
技术经济指标
市政工程规划
规划地段发展条件分析
规划范围
规划地段位于巴音陶亥镇域中部,109国道、乌陶公路、黄河大桥的交汇处。本次规划范围西至黄河河道边界,东至变电站以西的220kv高压线,北至109国道北侧山塬下,南至沙河。规划用地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主要以农田和村庄为主,沿109国道两侧分布有一定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兼有少量工业、仓储用地。
现状概况

整体来看,目前渡口新区建设量较少,,%。,,,,,,。
现状居住主要为村民住宅用地,另有服务于二柜沟工业区的居民点一处,建筑多为一层砖、土结构,总体居住质量较差;公共设施主要沿109国道分布,目前已形成服务于过境交通的商业、办公及小学、医院各一所,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保留及改造外,其他考虑拆除;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建设;目前区内交通主要依托109国道和乌陶公路,其通行以大型运煤车辆为主,尤其乌陶公路从规划用地内部穿越,对规划区内环境有较大影响;现状工业主要为三类工业且大部分已倒闭,其用地处于闲置状态;规划用地内分布有水面、山体以及多条农业灌溉水渠,应将其有机结合到规划布局中。
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面积
占城市建设用地
大类
中类
(公顷)
(%)
R

居住用地


C

公共设施用地



C1
行政办公用地


C2
商业金融用地


M

工业用地


M3
三类工业用地


W
仓储用地


T

对外交通用地


S

道路广场用地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建设用地总面积


非建设用地总面积

总用地面积

发展优势
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展机遇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的发展问题,国家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定,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以大力支持。

2006年7月份,乌海市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新农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改革同步推进,围绕“富裕、集中、转移、减少”思路,村庄进行整合,真正实现农区人口向农业园区、中心村转移的目标。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目标
规划依据
指导思想
规划原则
规划目标
营造环境优美、尺度怡人的城市空间;
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形成区域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大型市场区;
积极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发展滨河休闲度假产业。
产业发展方向
规划地区主要发展商贸物流业、设施农业、农牧产品深精加工业、城郊休闲娱乐业。

发挥规划地区交通区位优势,立足乌海作为煤炭重化工基地、巴音陶亥作为乌海重要农区的优势,优先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使其成为带动区内发展的龙头产业和先行产业。

将地处城市近郊区的潜在巨大客源市场优势与自身环境优势、生态农业优势相接合,积极发展面向城市居民的以休闲、餐饮、娱乐为主的城郊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区内发展的新兴产业。

发挥巴音陶亥镇作为乌海市优质、绿色农牧产业生产基地的主导产业优势,努力发展深精加工业,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牧产品附加值,使其成为巴音陶亥乃至乌海市的潜力优势产业。
性质和规模
性质定位
乌海市南大门,巴音陶亥镇域人居生活中心,以商贸物流业、农牧产品深精加工业以及休闲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型新区。
人口规模
1. 规划地区包括渡口村、大桥村和迎河村,现状人口共1192人。
2. 规划人口规模
①影响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为改善农区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引导散居人口逐步向城镇区迁移
乌海市实施新农区建设,围绕“富裕、集中、转移、减少”思路,村庄进行整合,促进农区人口向

巴音陶亥控规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34 KB
  • 时间2018-05-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