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血感染与输血安全.doc浅谈输血感染与输血安全
1研究对象
为了解采血初环节消毒灭菌效果,于2010年9月到2011年4月间对采血车、采血室和采血机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进行检查和分析。
2结果
采血及输血过程中消毒灭菌合格率分析,见表1.
表1采血及输血过程中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n/N)]
3讨论
,%,提示采血车是采血的第一现场,作为一个较为流动和开放的空间,血液流通的第一个步骤,更应注意空气的消毒和保持。血液流通的过程中采血车、采血室、采血机是主要的环节,无菌观念是很重要的课题,可切断感染源,减少血液的污染。除采血环节外,输血科医院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不同人群其血液类型不同,存在不同的血型,例如ABO型和RH阳性与阴性。1900年由欧洲学者卡尔兰德斯坦纳初步提出ABO血液分型,以及后来RH血型的发现逐渐揭开了血液分型的奥秘。在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判定患者的血液类型,保证在手术过程中或抢救时出现大出血而引发的输血排除反应尽少出现。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自身血液类型的特殊性,造成血液供应或储备中比较缺乏,易引起患者出现需要输血时血液供应不足现象,故而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鼓励特殊血型的人群多献血。
:主要的输血相关疾病包括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和免疫相关疾病。
,加强血制品质量管理。由于血制品是一种特殊的医疗物品,不仅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传播疾病。我国针对于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医院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1]。使广大医务可以广泛的执行依法输液,懂得学法、懂法和用法,加强供血及输血相关管理规定和质量标准,应加大献血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杜绝非法卖血和采血,对于血液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应及时的处理或销毁。加强输血安全教育,严把血液筛选,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尚未达到将所有血液相关疾病和问题全部排出,可能出现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2-3]。同时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血液在供血或输血的环节可能出现问题,故而应加强输血质量的控制,防止出现人为影响血液质量,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教育,坚持科学的检测,保证血液各方面均安全有效。
,合理使用血液资源:各个医
浅谈输血感染与输血安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