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施工情况介绍
中铁十二局宜万铁路指挥部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三日
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主要做法
(一)技术方案
(二)队伍管理
(三)施工安全管理
(四)工程进展
三、施工建议
一、工程概况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全长10528m,是全线八座Ⅰ级高风险隧道之首,是国内院士专家公认的世界性工程难题。全隧主要穿越二、三叠系灰岩和侏罗系砂岩、泥岩、页岩地层;隧道最大埋深670米。地质构造:齐岳山背斜和箭竹溪向斜以及15条较大规模的断层,发育大、小鱼泉和得胜场3条暗河。设计坡度为-‰(345m)和-‰(10183m)的一字单面坡。隧道正常涌水量176000 m3/d,最大涌水量743000 m3/d;进口岩溶地段主要工程难题是:富水岩溶探测、岩溶突水突泥预防、复杂岩溶处理以及岩溶水反坡抽排,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突出。
在线路左侧30m设与正洞相同坡度的贯通平行导坑一座。全长10581m。解决反坡排水困难,在平导左侧20m设置1165m的泄水洞。
齐岳山隧道进口自2004年2月份开工以来,施工遭遇的大小溶腔183个,严重影响施工的有22个,有5次突水淹造隧道成了巨大影响,截止目前已历时67个月,目前平导剩余165m,正洞剩余233m还未贯通。剩余地段均为富水破碎的F11断层。
一、工程概况
(一)技术方案
结合设计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发育的无规律性,为了基本准确的预防遭遇岩溶突泥、突水带来的灾害,以及隐伏的溶腔给施工带来的危害,确立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施工管理制度,从预案、组织、实施、监控进行管理。坚持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管理,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不明不掘、有疑必探”的原则,采用TSP203、地质雷达和超前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地质预报。
根据探明的岩溶地质,结合实际制定施工方案。采取“导洞先行、平正并进、遇水堵绕、重探无误、扩挖紧随、量测验证、铺底超前、衬砌紧跟”的施工方法;对遭遇的岩溶主要采用了超前注浆加固止水和超前管棚预支护措施,同时根据岩溶发育特征采取了迂回绕行夹击处理、泄水排放降压处理等措施。
二、主要做法
(二)队伍管理
为保证高风险隧道的顺利施工,项目采用自带劳务的管理模式,确保了施工方案的真正落实。根据岩溶隧道的施工特点成立专业工队(班),配备专业设备,确保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注浆施工按工序正常实施。所有工队(班)劳务人员经岗前培训后编入由有经验的内部职工带任工(队)班长的劳务队伍中。实行扁平化管理。并与每个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合同,为其参加人身保险。
具体如下:一是根据项目管理模式,确立施工组织方式和管理机构。二是根据现场施工组织,划分施工管理层次。三是根据施工工序划分工班,组建施工作业层。
二、主要做法
JTG H12-2003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