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甲状腺炎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甲状腺炎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20~40岁女性,且以前有甲状腺疾患,尤其是有结节性甲状腺肿者易患本病。发病急、甲状腺肿大、疼痛、压痛伴发热、畏寒、震颤、心动过速。颈部后伸、吞咽时甲状腺疼痛加剧,疼痛可向两颊、两耳或枕部放射,甲状腺肿大多为单侧,偶可双侧,质硬,并有邻近器官或组织感染的征象。甲状腺脓肿形成时可有波动感。局部皮肤红、肿、痛。
实验室检查可见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血培养可能为阳性,血沉加快。甲状腺扫描显像可见局部有放射性减低区。对反复发生本病或颈部脓肿的患者应排除是否有先天异常,应行食管吞钡或CT检查,有否于梨状窝的鳃囊窦道或梨状窝窦道瘘。
局部热敷,卧床休息,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根据脓液中细菌种类选用抗生素。如局部已形成脓肿或保守治疗不能使感染消退时,则应手术切开引流。
,多数患者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发病时患者血清中某些病毒抗体滴度升高,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根据对HLA的研究,一些病人可能与HLA-B35相关,本病患者可能对病毒存在易感性。近来又发现本病患者循环中存在直接针对TSH-R的抗体,并证实存在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致敏T淋巴细胞。所以本病病因不能完全以病毒感染解释,是否有自身免疫异常尚无定论。
(1)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有季节性,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期伴甲状腺功能减低以及恢复期。
1)早期:早期起病急骤,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畏寒、乏力和食欲不振,伴淋巴结肿大。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局限于一叶。病变腺体肿大,质硬,压痛明显。但有少数患者首先表现为无痛性结节、质硬、TSH受抑制,需注意鉴别。
2)中期:本病多为自限性,大多数持续数周至数月可完全缓解,少数患者可迁延1~2年,个别留有永久性甲低。临床上大部分病人不出现甲减期,经历甲亢期后,由过渡期直接进入恢复期;少数病人出现甲减期,约2~4个月,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个别病人由于甲状腺组织损坏严重,进入甲减期后,不能恢复,引起永久性甲低。
3)恢复期:症状逐渐好转,甲状腺肿大及结节逐渐消失。也有不少病例,遗留小结节,以后逐渐吸收。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多可完全恢复,极少数变成永久性甲低。
(2)实验室检查:血沉明显增高,多数超过40mm/h,可达100mm/h。甲状腺功能检查甲亢期血清TT3、TT4、FT3、FT4升高,TSH分泌受抑制,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呈现所谓“分离现象”。甲状腺同位素扫描可见图像残缺或显影不均匀,一叶肿大者常见无功能结节或一叶残缺。
(3)诊断:根据甲状腺肿大、疼痛、甲状腺部位压痛,伴全身症状,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血沉增快,血清T3、T4升高而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呈分离现象,诊断常不难确定。本病常需要予以下疾病鉴别:甲状腺囊肿或腺瘤样结节急性出血;甲状腺癌;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4)治疗:全身症状较重、持续高热、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者,可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首选泼尼松20~40mg

甲状腺炎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