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
1
偷袭珍珠港
2018/6/1
2
期望和平
2018/6/1
3
背景
天宝末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瓦解了一度空前繁盛的大唐盛世。叛军攻占长安,杜甫扶妻携子颠沛流离在难民的行列之中,他把家小安顿在X州羌村,只身北上,投奔唐肃宗。长安收复后,杜甫却因直谏犯龙颜而获罪,从此永离长安,漂泊终身。
在乱离的三年里,杜甫眼见国家残破,人民遭难,写下了一系列不朽的动人诗篇。其中有著名的《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羌村三首》就是杜甫在凤翔因得罪皇帝而被放还,回到X州羌村探亲时所写。
2018/6/1
4
朗读诗歌
其一其二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2018/6/1
5
疏通字、词、句
偶然遂:不过偶然如愿而已
抚事:思忖起过去和眼前的事
赖知:幸亏知道
兵革:兵器衣甲,借指战争
儿童:家里未成年的人。
2018/6/1
6
绘(描绘诗中场景)
(一)极炼如不炼的白描至境
“真”、“至”二字是对《羌村三首》艺术境界最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场景
羌村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