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生产线平衡分析
实验内容:针对WD型的装配过程,进行减速器生产线平衡分析。
实验目的:掌握方法研究、作业测定、产能分析的方法;了解作业空间/作业环境对作业绩效的影响;学会作业空间/作业环境的设计。对流水线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所得生产线数据,建立模型利用witness进行仿真,得出优化的投产顺序,和最大产值。
减速器装配生产线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
工作台:作业空间、环境设计
5号工位
4号工位
3号工位
1号工位
2号工位
AGV与堆垛机:
向工位补料
生产线:可以调速
强制、柔性动与不动
1、对于被研究的工件的装配进行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标准
工作研究又称为基础IE最显著的特点:只需很少的投资或者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进流程和操作方法,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高企业的成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本实验就是要通过研究工件的装配过程,来制定相应装配工作的标准工作法、标准时间,即相应的工作标准。
为了更好的制定工作标准,首先,要熟悉被研究工件的整体结构,因此要求,绘制出工件的BOM表。
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和作业研究
对工件的装配过程进行方法研究
在了解减速器(或油泵)结构的基础上,对被减速器(或油泵)的装配流程进行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就是寻求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它主要包括程序分析、作业分析、以及动作分析。
程序分析
程序分析是工作研究的基础。如果未作程序分析,预先发现某工序在整个流程中根本不必要,就先做微观的作业分析或者动作分析,就可能造成较大的浪费,因此首先要进行流程程序分析。
在程序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对整个装配程序进行分析,并绘制装配流程图。然后,在对整个装配过程熟悉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初步确定的装配的工序数(即,确定需要几个工位来对整个减速器(或油泵)进行组装,并把一组中的人员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到某一具体的工位进行装配工作,工位的数限为3-5个),如有需要并绘制相应的流程程序图。
1、流程程序图
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一个工位的工人使用机器或者不适用机器的各个作业(操作活动)。它与程序分析的区别在于: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生产运行过程,分析到工序位置;而作也分析则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完成流程程序分析的基础上,要针对自己所在的工位,进行作业分析。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是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合理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最终目的。
在作业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法对装配过程进行研究,并绘制出作业分析图。
动作分析
对某一具体工位初始的装配动作现状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的作业动作方法(并说明原因),结合动作经济原则找出问题并加以改善,绘制出作业动素分析表或者影响分析表。并且要求说明如何对作业空间/作业环境的设计、并且要绘制出作业现场的布置简图(包括作业空间内,工件、工具如何摆放,以及选择适当的正常作业范围和最大作业范围等等)。
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着眼于对现有工作方法的改进,其实施效果
工业工程综合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