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房地产市场调研及定位报告
2018/6/1
宏观环境分析
2
宏观环境—城市概况
蚌埠市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
京沪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
蚌埠市区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是安徽省重要工商业城市,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
2
宏观环境—城市地位
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通八达
安徽省重要工商业城市,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
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
蚌埠是我省最早通铁路的城市、最早设市的城市,多年与合肥、芜湖并列为安徽三大综合性中心城市
2
宏观环境—行政区域
蚌埠市辖四区三县,分别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三县为怀远县、五河县和固镇县;
蚌山区:人口22万,面积83平方千米;
禹会区:人口22万,面积125平方千米;
淮上区:人口20万,面积232平方千米;
龙子湖区:人口23万,面积162平方千米;
淮远县:人口130万,面积2400平方千米;
五河县:人口73万,面积1580平方千米;
固镇县:人口61万,面积1363平方千米;
,面积602平方千米;蚌埠市辖县区怀远县人口130万,比蚌埠人口多37万;
2
宏观环境—城市交通
地处淮河中游,面向长三角,是华东重要的组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且蚌埠到济南、上海、南昌、郑州、青岛、武汉等大城市几乎是等距离。
蚌埠港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蚌埠市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在蚌埠交会。蚌埠火车东站现为一等货运站,拥有华东地区大型的货运列车。
蚌埠公路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蚌京高速公路、蚌福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蚌洛高速公路、蚌连高速公路,蚌淮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蚌埠环城高速公路。
蚌埠现有军民两用机场,不久的将来可以开辟通向全国的民航支线。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骆岗国际机场130公里,目前已开通合肥机场蚌埠候机楼。
2
宏观环境—蚌埠高铁站
蚌埠南站是安徽规模最大,辐射最广的高铁枢纽,也是未来全国最重要的高速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以高铁客站为中心的龙子湖东部地区组团,将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兴城区
蚌埠南站位于龙子湖区东海大道以南,占地2万方,站房分为东西两个站房,西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1998㎡,目前即将完工,东站房总建筑面积约一万;。预计2015 年停靠列车40对(其中4对始发),2020年停靠列车73 对(其中8对始发),2030年停靠列车92对(其中11对始发)。
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分别为:北京南站、天津西站、济南高速站、徐州东站、蚌埠南站、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
京沪高铁将于2011年6月底开通,初期每天有90对高铁运行,时速300公里与250公里的动车组混合开行,京沪全程最高票价1750元,最低票价410元。京沪铁路在安徽省有4座车站都将有停靠,宿州东、蚌埠南、定远和滁州四站都将停靠京沪高铁动车组,不过数量不等,其中蚌埠南站数量最多,达到40余趟,其次为宿州东,30多趟。
2
宏观环境—城市规划
完成淮南铁路的改线:建成南外环铁路专用线:南物流中心和西部铁路货运展等货运枢纽;发展以淮河为主的水路运输:提高铁路、公、水、航空等多种方式的联运,拓展运输市场和腹地;
规划市区干道网总里程为555公里(,,次干道264公里,;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中轴线向四个方向伸展开来;
强化蚌埠在皖北城市地位,形成蚌埠淮南双核心;保护城市绿地系统有足够发展空间;形成多模式化的城市道路网;形成了东进、西连、南托、北跨、中优,空间发展策略
城市综合交通
城市道路网
城市绿地系统
北跨
西连
南托
中优
东进
2
宏观环境—城市远景规划
城市发展确定以城市中心,由单一发展方向向多核心方向发展;
淮上区为城市市次级中心、物流加工区;
蚌上区确立市级行政中心;
禹会区
2011年蚌埠市房地产市场调研及定位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